三月末,四月初的时候,四万多波兰士兵,两万多俄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了,插翅难飞。大都督行辕,参谋官们终于长出了一口气,等待着瓜熟蒂落的收获季节。面对易守难攻的坚固防线,迂回,包围是常规战术,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南线十余万明军克服了无数困难,最终才完成了这一壮举。为了将南线敌军团团围住,十多万明军光是冻伤减员便多达八千之众
,牲口,马匹冻死的更是不计其数。这还是在明军粮草补给充足,准备充分的状况下,损失仍是如此巨大。征战之难,封疆裂土不易可见一斑,偌大的版图都是无数忠勇将士拿命换来的。大都督行辕,如今气氛是一片轻松,北线战局稳定,
南线敌军已成瓮中之鳖,胜局已定。
对包围圈中的波兰军团,马城实在提不起半分怜悯,灭了它!
这个绰号欧洲垫脚布的王国,是时候让它没落了,这回踩着这快垫脚布登上世界之巅的轮到大明了。
崇祯十四年,四月初一。
关内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西伯利亚严寒的天气却仍旧没有转好的迹象,多过包抄的南线十一万明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直指包围圈内的四万波军,两万俄军,在册的哥萨克骑兵一部,数目不详。
所谓在册哥萨克,便如同后金八旗的在旗汉人,一般无二。强盛一时的波兰王国曾是大部分东欧游牧民族的宗主国,入册波兰,是多数哥萨克人的梦想,然而这个僵化愚蠢的王国,不但没有吸纳哥萨克人的主战力量,还出尔反尔,愚蠢的将哥萨克六部推向了俄国
人一边。这个王国的没落是必然的,因为这个王国的上层贵族是全世界最愚蠢的,没有之一。
波兰贵族对哥萨克人入册,一直持反对态度,直到首都华沙被瑞典人攻破,贵族们流亡俄国,波兰贵族议会态度才松动了,大批哥萨克入册波兰,成了荣耀的波兰人。然而此时,没有人能救的了这支波兰最精锐的军团了。
丰城侯李承祚在大明勋贵中,威望极高,众将不免恭维一番,侯爷教化倭国有功呀。李争鸣眯眼瞧着这队兵,心中恍然,这原来是侯爷一番厚意,这样的兵,岂非是夜袭摸哨,杀人放火的利器么。
“夏孝明!”
一声低喝,那熊兵便双腿一并,右拳捶胸应道:“标下在!”
在他不太流利的汉话中,这军前应答是滚瓜烂熟的,得上官们垂询,唱名那是极荣耀的事情,让这土著少年热血上涌。他终究还是喜爱夏孝明这个名字,对那倭国姓氏十分鄙夷。
“下去吧。”瞧见上官笑着吩咐了一声,孝明顿时心花怒放,心中竟隐隐还有些失落,却一丝不苟的双腿一并,微一躬身告退,原地转身。瞧着一队熊兵抬头挺胸的走了,将领们仍津津乐道。李争鸣一拍脑门,幡然醒
悟,这时候倒记起大都督常挂在嘴边的话了,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他这些日子正在日夜操练麾下精兵,苦练铳剑刺法,练的他脑壳疼。
所谓铳剑,便是在火铳铳管中插一支剑,配发铳剑是轻松容易的事,然而铳剑刺杀却和长枪刺击有天壤之别。破甲枪是前轻后重,分量全在枪头上,上了铳剑的火铳恰巧相反,前轻后重让人十分别扭。
多日操练成效不大,这铳剑刺杀法还得勤加练习,才能成军。如今从这队北海道熊兵身上,却让李争鸣豁然开朗想通了,拘泥于铳剑之法是他走了歪路,夜袭,骚扰,藏兵,闪击方是兵法之道,激战正酣时捡块石头都能杀人,何必纠结剑是不是插在铳上。就说那些
带有出血槽的铳剑,配上握把不就是破甲锥么。
想通了,李大帅便欢喜鼓舞,将辽东男儿敢于近战,肉搏的能耐重新捡了起来,当即下令挑选精兵预备着夜袭偷营。摸哨,偷营这类能耐,可也是辽军起家的本事,不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