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奇功

明骑 隔壁小王 2323 字 10个月前

左右上千民壮,闻讯围过来的数百工兵营士卒,数十位同袍都目瞪口呆,看着沿轨道行动自如的四辆炮车,心中惊叹,这川北之地满山遍野都是的柏木,承重能力竟比辽东产的上好松木还强么,这如何可能?

辛酸,妒忌,懊悔,各种情绪充斥在年轻军官们的心头。

这算怎么回事儿呢,两三天了,大家伙将各种坚硬,稀少,珍贵的木料都试过了,独独遗漏了随处可得的高大柏木,这玩意便地都是看上去很不起眼,谁能想到竟如此神奇,如此坚韧抗压呢,这谁能想到呢。

两日后,牛马,牲口撒开四蹄扒拉着地面,奋力拖拽,一门门步兵大炮沿着十余条轨道,直达山顶。

山顶上,两个炮兵阵地已然完工,辽军炮兵第一镇正在教射大炮。

轰隆的炮声在山谷间回荡,一个个炮手赤搏上阵,井然有序试射着大炮,一个个年轻炮队官半跪在前方,手持精致的铳规,小巧的铅锤,用碳笔在宣纸上不停的记录,绘制炮表,调整刻度。

山下,突然躁动起来,暴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请大帅安!”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声中,马城骑着马在亲兵护卫下,举着马鞭子不停挥手,引来三军将士,山陕民壮狂乱的山呼声。三军将士全体单膝跪地行军礼,有请大帅安的,也有称呼辽王千岁的,根据从军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山陕两地民壮却双膝跪地猛磕头,起伏的人浪,竟让死守天险的张部精兵噤若寒蝉。

万众瞩目下,马城翻身下马,走到立了奇功的工兵营队官张承宪身前。

一伸手,亲兵递过来新领章,纯金打造的勋章,马城便亲和力十足的一笑,亲手为这立下奇功的兵学门生戴上去。他这门生立此奇功,官升数级直接提拔成了中尉官,一哨之长,还授没了一枚一等护国勋章,赐爵也是免不了的。张承宪有些慌张的慌忙施个军礼,竟结巴起来,感觉头晕脑涨身体发热,汗流浃背。

马城替他戴好中尉官领章,替他拍掉肩膀上的灰,劝勉一番。看着年轻英气的门生,马城心中也啧啧称奇,这川北盛穿的柏木竟可代替辽东松木,搭建承重能力极强的轨道,这还真是一件奇事,也该着他这门生飞黄腾达。他这门生此战当记首功,大炮既可沿轨道机动上山,天险便无法再阻挡辽东大军。

{}无弹窗第七百九十四章奇功

深夜,灯火通明的山坡上。

一条半里长的轨道搭成,连接处用铆钉铁皮固定,看上去十分简陋。

张承宪看着就地取材,漫山遍野都是的柏木制成的轨道,将心一横命人将炮车抬上去,各种木料都试过了,也不差再试试这种柏木。他的几位同袍都没什么精神,初次上阵便遭遇了重大挫折,学府所得与实战之间的巨大鸿沟,让这些曾经的兵学门生,如今的工兵营军官受了个不小的挫折。

在兵学中绿树成荫的试验场上,同样工艺打造的轨道,是可以承重五千斤的,足以满足战时需求。

然后到了前线便不成了,差别便在于没有合适的木料。

辽东之地多的是松木,不拘是红松木,白松木搭建的轨道,承重能力都极强,不易折断,到了川北去哪里找松木,总不能提请上官,让辎重营远从数千里外的辽东运松木吧,这要求一提出来,估摸着会被上官大耳刮子猛抽。

从辽东运松木到四川前线,要得累死多少牲口,猴年马月才能运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没什么精神的年轻军官苦涩道,此时方知征战之难,年轻人满脑子建功立业的野心,便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熄灭了半截。

不远处,便只有张承宪领着一伙木匠,民壮做最后的努力。他的同袍们纷纷撇嘴,柏木,这川北密林中到处都是柏木,恰巧,这些泛滥成灾,碍手碍脚,到处都是的柏木便能取代上好松木么,这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想立功想疯了么。

“歇了吧,张兄。”

“早歇了吧,承宪,明日走远些找一找别的木材。”

张承宪含糊着应了一声,他的想法便十分简单,凡事要善始善终,虽说这种漫山遍野都是的柏木,代替辽东产上好松木的念头很蠢,然而十几种木料都试过了,珍贵的木料也试过好几种,便也不差这一种了。

“呀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