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年间的朝鲜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
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为首领的南人派和姚荥植为首领的北人派。
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姚雍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
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和少论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这朝鲜君臣可是将大明朝文人党争,窝里横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还青出于蓝了。
翌日一早,大明使团启程,路上耳目众多,马城不便与绫阳君李倧深谈,只借慰问李倧身体不适之机说了几句。
李倧道:“总镇大人明查,在下是心向大明的,我等小北派官员申时敏,李元翼等人听闻光海君投靠建虏,上疏力谏过的。”
马城会意这就是朝奸,带路党呀,这人如此热心李朝态度也如此恭敬,还是山西大捷带来的影响,在李朝君臣看来大明,大金互相攻伐互有胜负,自然就分成两拨人,一拨是买大明的一拨是买大金的,也就是恨不得弄死对方全家的两党,心向大明的是小北派,投靠大金的是大北派。
{}无弹窗第三百三十一章找茬
马城木然问道:“这里可有纪念此战的祭祠?”
那朝鲜官员道:“离此三十里的王京西门外有宣武祠,天朝因援倭而捐躯的将士在宣武祠享受香火祭祀。”
马城决然道:“今夜就在碧蹄馆歇息,明日一早沐浴更衣,去宣武祠祭拜我大明援朝的英烈。”
此时一个朝鲜官道:“两位天使,按照惯例,大典之前应先祭拜宣圣庙。”
宣圣庙就是孔庙,朝鲜各大都城都建有宣圣庙,尤以汉城宣圣庙规模最大,大明出使朝鲜的使臣都会到这座宣圣庙祭拜孔子。
马城并不认识此人,身边副使,太监郑安和耳语道:“此人是光海君的心腹重臣,姓郑,一个幸臣。”
那郑判书看马城似有不悦,慌忙改口道:“没有宣武祠的天朝英烈,就没有今日之朝鲜,两位天使要拜祭宣武祠缅怀先烈,自无不可。”
郑安和摆出天使威严,哼了一声:“理当如此,下去吧。”
马城这才满意了,老子这个天使是兵学大家,又不是名教中人,自然是要先拜宣武祠,祭祀我大明战死在朝鲜的忠勇将士,那宣圣庙不就是孔庙么,先缓一缓吧,孔庙大明多的是,也不用眼巴巴的跑来朝鲜祭拜。大明天使不讲规矩,不拜孔庙,非要去祭败宣武祠,朝鲜官员们也没奈何,只得由得这位天使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