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其位谋其职,如果你成了领导,自然而然,会成为一流的演说家。
卫素素有资格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她其实跟苏韬接触得不多,只是比其他员工多了一个信息渠道,那就是丈夫杜平经常会把苏韬放在嘴边。
苏韬在她的心中神秘而传奇,他今天表现出来的胸怀,也让人佩服,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难怪杜平一直说苏韬是千百年难得出现的奇才。
苏韬不仅医术过人,而且在商业布局上也有雄略,很难想象二三十年之后,苏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卫素素换个角度一想,自己老公也不差,现在三十岁出头便是正处级干部,现在宝邮县发展这么好,有了这么个坚实的基础,五年内升到副厅级,十年内成为厅级干部,应当不再话下。
有生之年应该铁定能成为部级干部,人一旦踏入部级的门槛,这就算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
卫素素对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虽然每天工作忙碌,但赚的钱不少,三味国际的薪资收入是和云海、燕京、羊城这些一线城市相当的,自己年薪过百万,足够养家糊口,至于这也为杜平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有多少官员干部是折在贪污腐败上。
现在卫素素的收入不错,她甚至动起了将小孩送到国外念书的想法,这是现在华夏精英阶层的普遍养儿育女的思路。
上周末在电话里跟杜平提了一下,被杜平狠狠地说了一通,什么外国的月亮根本没有国内的圆。
虽然卫素素也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的身边,但作为父母肯定是想给小孩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国外的学校没有国内竞争如此激烈,而且海外镀金回来之后,也有其他同龄人不具备的阅历。
杜平以前在市委的同事,不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之送到国外。
卫素素以前没有什么攀比之心,现在收入变高,反而想法更多。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这话一点也不假。
以前靠着杜平一年不到十万的死工资,别提培养小孩出国了,就是一日三餐都得精打细算。
现在不一样,卫素素的收入稳定,而且接触的人群层次也不一样。
三味国际未来在意大利、y国等国家都会建设分公司,卫素素作为核心高管之一,有很多机会出国,甚至如果她愿意的话,可以申请去国外工作,让小孩到国外学习,照料起来也很方便。
不过,卫素素也只是想想而已,杜平如今仕途顺利,他肯定不会放弃现在的成绩,到时候一家人分隔两地,家庭破裂了,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卫素素今年刚帮小孩转了学校,尽管以前的小学一直很不错,但卫素素觉得小孩还是去民营学校接触更多的国际化教学更有价值。
现在自己新找的这家民营小学,寒假和暑假也会被丰富的实践活动占满,也可以让自己腾出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会议结束之后,苏韬在夏禹的办公室吃了一顿简单的工作餐,两人边吃边聊,夏禹最近的状态不错,谈笑风生,聊天竟然以他为主导。
“现在三味集团表面上势头一片大好,但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夏禹话锋一转,突然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嗯,说来听听。”苏韬鼓励道,也想看看夏禹这eba的学费有没有白交。
夏禹沉声分析:“第一,中医的市场还是太小,虽然我们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但市场决定了天花板;第二,三味集团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三味国际,尽管护肤品打出了名气,但奢侈品却遇到了重重阻碍;第三,三味堂连锁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也是未来融资的主要亮点,但现在缺少人才。前期的连锁布局,已经消耗了中医的储备力量,如果继续盲目扩张下去,会影响医资力量;第四,前途一片光明,也可以说是一片黑暗,因为我们在走别人都没走过的路,谁也不知道前面是铺满钻石,还是布满荆棘。”
苏韬吃惊地望着夏禹,皱眉道:“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专门等着这一刻跟我说出这些话。”
夏禹哈哈大笑,点头道:“没错,我的见解是否值得勉强一听?”
苏韬在夏禹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一下,笑道:“你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职务,以后要再接再厉。”
夏禹的助理是一个男性,据说是燕京大学毕业,进来帮忙收拾了一下快餐盒,然后出去了。
夏禹抽了根烟,感叹道:“唉,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现在的生活,管那么多员工,都是高材生。”
苏韬白了夏禹一眼,“你这是在嘚瑟吗?”
夏禹笑道:“我为当年选择跟着你,而感到自豪。我当年怎么就阴差阳错地觉得你以后了不得呢?我太有先见之明了。”
苏韬突然想起和夏禹的相遇,脑海中闪出了一个女人的影子——殷乐。
当初殷乐算是被迫当了“小三”,结果被正妻聘请了夏禹调查。
自己当时帮着殷乐解决了一段颇为麻烦的事。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那个“小三”,错了,那个“女主播”现在咋样了。
不知,她有没有新欢,工作是否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