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韬也猜到闫鹏会提到这一点,道:“按照托斯卡集团的想法,他们打算自建全外资的医药公司。不过,公司会招募一些合作伙伴,代理销售他们的产品。”
闫鹏皱了皱眉,道:“他们很狡猾啊!如果托斯卡集团建立纯外资公司,在华夏就不存在利润分红的情况,相当于所有人都受到他的雇佣,至于给代理赚到多少钱,完全是有他们说得算。”
苏韬笑道:“当然,这个方案也是可以谈的。如果闫总愿意尝试,我可以为你引荐。”
闫鹏倒也直爽,道:“那就请你代为牵线了。”
与闫鹏的交谈比较顺利,至于上次孙长乐引荐费名扬给自己认识,现在对比来看,完全就是个笑话。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并不是所有人想进入就能进入,孙长乐在专家组的确有资源和人脉,但是介绍给费名扬难道就一定能扶持出一个大药商吗?
像闫鹏这种精明的药商,是多年摸爬滚打才厚积薄发,他的营销团队如同蛛网般遍布国内各大医院,上到负责管理医疗卫生的领导干部,下至拥有处方权的医生,都与闫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打造好的,所以和闫鹏合作,远比要和费名扬来得靠谱。
当然,孙长乐当初引荐费名扬给苏韬认识,也并非是真心为了给苏韬提供渠道,只不过是利用费名扬贿赂岳遵的朋友圈,以此作为筹码要挟那些朋友对岳遵进行倒戈。最终,在苏韬的策划之下,孙长乐的计划失败,至于费名扬也成为路人。
与闫鹏的这次交谈,两人虽说谈话方式很随意,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诚心,两人陆续交流一些合作的细节,然后在商议对接人,后续就是落实具体的利润分成,然后再签订合同。
两人分手之后,闫鹏坐在车内沉思许久,然后拨通了几个好友的电话,他现在需要打听一下,三味制药中成药在军方医院的使用情况,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药商,他不会被苏韬三言两语糊弄,必须要得到确凿的消息。
半个小时之后,一个位于湘南军属医院的副院级朋友打来电话,道:“我刚才刚你查了一下那几种药物的使用情况,效果非常好,病人使用后康复得很快,现在已经被医院纳入一级药物范畴。”
闫鹏知道“一级药物”的意义,医生在治病的时候,会优先开一级药物,而且对于药源也会保护起来,会让供货方进行专供,不允许在市面上进行流通。这也是为何有些药物,只能在医院购买,在药房购买不到的缘故。医院为了增加竞争力,会对一些特殊药物的货源进行严格控制。
闫鹏暗叹了一口气,难怪苏韬这么有信心,原来他的药物的确获得市场认可,机会不等人,他立马给属下拨通电话,让他对接与三味制药的全面合作一事。
清晨起来时,台阶上有秋露,顾茹姗的这个小区,虽说有点老,但绿化还不错,苏韬穿着运动服,跑了一圈之后,放缓速度步行。
一个大妈在人工池塘里喂锦鲤,苏韬站在旁边看了一阵,阿姨见苏韬长得俊朗,笑着将鱼食递给苏韬。苏韬蹲下身子,不停地抛洒,锦鲤很肥,大部分都有二十厘米,被鱼食引诱,不时地翻滚,吃得不亦乐乎。
苏韬将鱼食还给大妈,大妈却是不想让苏韬离开,笑着盘问苏韬年龄多大,有没有女朋友。
苏韬腼腆地笑了笑,大致说了一些真实情况,半真半假,等说自己有女朋友的时候,大妈表情顿时有些失望,酸溜溜地说道:“是啊,像你这样的帅小伙,怎么可能没对象呢?”
苏韬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和大妈告辞。
国医专家会议已经结束,宋思辰和窦方刚两人也各自返乡,苏韬留在燕京,因为还要处理一些事情,岳遵给自己介绍了不少医药渠道商,三味制药的中成药上市之后,铺货还得找他们。
另外,康博制药关闭之后,托斯卡集团也有想法占领进口医药器材的市场,苏韬需要为这件事情奔波。
中午与闫鹏约好见面,岳遵私下给闫鹏打电话说明苏韬的需要,所以闫鹏对苏韬还是非常重视。
在三味堂巡视一圈之后,苏韬就赶往事先定好的酒楼,闫鹏穿着一件藏青色西服,看上去仪表堂堂,至于气色好了很多,上次岳遵给他推荐的几种特效药效果明显,他的糖尿病症状好了许多。
闫鹏跟苏韬主动握手,笑道:“苏专家,您好!”
苏韬没想到闫鹏会提前到,连忙道:“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闫鹏摆了摆手,笑道:“距离我们约好的时间还有十分钟,你已经提前到了。这是个人的习惯,做事情喜欢提前,生怕误事。”
苏韬笑道:“这是敬业的表现!”
闫鹏想起一件趣事,道:“如果在印度的话,我这种性格会要人命。有一次我请印度商人吃饭,时间定在晚上七点,结果到了九点打电话,他还没出门呢!然后半夜十一点,才请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