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的封地!”皇甫长青强调道:“根据大寒朝律法,封地内的一切开销都要你这样的主子自己负责。”
秦少孚顿时摇了摇头:“还好你说了,不然老子亏大了。重建九鼎城,把我卖了也只当的九牛一毛。还有,这个时候了,还准备上朝?”
此刻,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当然!”皇甫长青道:“你可能还不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你如果只是打败了来犯敌人,最多也就是明天上朝封赏。可你是让游牧民族举族投降了,这就不仅仅是得了大量人口,还意味着济北平原以北,包括整个漠北都成为了我大寒朝的地盘。”
“开疆扩土,这是每一个皇帝都渴望的事情,这样的皇帝才有资格与太祖相提并论……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自然!”
秦少孚点了点头,现在的大寒朝是多大,太祖真龙皇甫明留下的大寒朝就是多大。
这么多任皇帝了,直到今日才堪称开疆扩土,向来自闭太祖的皇甫光明怎会不将事情弄的轰轰烈烈。
两人边走边说,到了皇宫,下马后,随着宫中侍卫到了议早朝的龙兴殿。
龙兴殿前,早已有文武百官等着。文官领头者是一个中年男子,还不清楚来历,但武官领头者秦少孚就相当熟悉了。
当朝太尉,秦天恩。
秦少孚有意走了过去,在其不远处站定。两人对视了几眼,并没有太多表示,直到听见有宫人大喊一声:“上朝。”
“太尉大人,请!”
“定远伯,请!”
秦少孚也不客气,就这般在秦天恩前面大步走了过去。
大寒朝的京城最近很热闹,毛头百姓管不得国家大事,但他们却是最喜欢讨论这种事情。
远到太祖真龙,大夏禹皇甚至炎黄双祖,近到哪个大臣今日被训斥,哪个将军又可能会升级……各种各样,无一不是讨论的对象。
而毫无争议的是,这一年来,最值得讨论的人就是那个从铜陵关出来的秦家弟子,如今的定远伯,大寒暴虎秦少孚。
先是因为他的失踪,导致战争升级,又因为他的出使,杀光了本该赎回来的俘虏。之后又是被人偷袭失踪,说是被掳去了东夷。
但没想到,他大难不死,不仅活着回来了,还建下了一大奇功: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游牧民族,还让他们向大寒朝投降,从此愿意成为大寒朝的一部分,哪怕是二等子民。
更让人谈论不休的,是他在这场战争中使用的战术:用天机营的轰天雷,将整个九鼎城内部给炸没了。
死去的不仅仅是游牧民族大军,还有九鼎城中的士兵和百姓。
虽然有人分析过,当时九鼎城中的百姓和士兵加起来肯定还不到两万人,甚至更少,但这样的声音显然不是百姓们愿意听的。
他们喜欢的是热闹,是匪夷所思,是其他时代都无法听到,唯有这个时代才能见证的事情。
五万、十万、三十万……
被秦少孚一统炸死的士兵和百姓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普通人那种奇特的心理。
捧他的人,就希望他杀的越多,越能彰显神威勇猛。
讨厌他的人,亦是希望他杀的多,这样才能抨击他冷血无情,禽兽不如。
总之,在两种的推波助澜下,等秦少孚返回京城的时候,传闻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万。毕竟那可是真龙太祖建立的城池,其雄伟早已成为世间美谈,一百万人口就该是标配。
“一百万……”
秦少孚听到后也是哑然失笑,无奈点头。他曾想过那样的战术必然会造人抨击,但没想到会以讹传讹到这种程度。
“放心吧,父皇没有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