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制度

朱棣无心隐瞒,所有人都知道这套方案是谁搞出来的,众人虽然拿着这套方案研究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出明显的漏洞来。

而朱瞻基这个太孙,第一次参与政事,就拿出了这么好的一套方案也让所有人另眼相看。

不过,虽然这套方案是朱瞻基拿出来的,他也不可能在这里面能分一杯羹。

这不是文武大臣门反对,而是朱棣反对。帝制的集权时代,朱棣又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大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孙子,也不能抢了自己的权力。

何况,在朱棣死后,这些权力终归还是要交到朱瞻基手上,就连朱瞻基自己也不希望分权。

当然,朱瞻基找到铜矿,又拿出这样的一套方案来,朱棣也不会亏待了他。

明面上,朱棣只算当着文武大臣褒奖了一番他,并且将汤山温泉的皇家别院,包括周边的将近五万亩的农庄划给了朱瞻基。

徐皇后死后,朱棣不喜享受很少去温泉,他不去,后妃们自然也去不了,温泉那边几乎就荒废了下来。

除了朱高炽偶尔带着张氏去泡温泉,也就朱瞻基去的多,人人皆知朱瞻基喜欢泡温泉。

暗地里,朱棣也询问了朱瞻基的意见,知道他对铜山的利益并不看在眼里,更愿意向外发展。所以也给王彦下令,以后在內监的产业出售,海关,包括全国各地的物产销售方面,都给朱瞻基提供方便。

在考虑了两天之后,他也答应了朱瞻基想要建立起一直专业的海军队伍的请求,承诺将目前郑和舰队的两万五千水兵,扩增到五万人。

除了这些,朱棣也答应了为朱瞻基颁发将军印,将这支海军调集到他的麾下。

只是如今战事刚刚结束,要等到回到京城,明年一月的时候,再宣布这件事。

只是因为最后一个理由,朱瞻基就毫无怨言了。

不管什么时候,枪杆子出政权。手里有一支军队,朱瞻基就踏实了许多。

九月初十,宜祭祀,嫁娶,出行,忌动土,安葬,开市。

此次北征的大军大部分都已经回归各部,只有十多万京军和京卫,整装待发,从北平出发,返回京城。

这一次北征,交战只有短短的几天,几次,但是前前后后一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此时秋高气爽,农田的收获刚刚入仓,农户又开始忙着种植冬小麦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朱瞻基却已经开始畅想,明年的计划了。

如今他已经得到授权,可以接触锦衣卫和內监,现在又授权训练一支水军。

有了这样的开始,只要自己不作死,这样稳步发展下来。等朱棣十年后去世,他相信自己能十拿九稳地接手朱棣手里的大权。

八月二十九,朱棣在与一帮文臣经过近半个月的商议之后,下达了正式制书,在开平前屯卫也就是后世的锡林郭勒成立开平羁縻都司府和开平承宣布政使司。

在军事方面,准许朵颜三卫保留自己的军队和管理制度,任命了大批的当地酋长、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官,由朝廷发给□书、印信。因俗而治,直隶于兵部。

大明也将在当地驻扎一支由各部抽调人马建立的五万人骑兵军队和五万卫所军。成山侯王通颁发将军印,并被任命为征北前将军。

他将在开平率军屯田,加强守备,解决大同边患。

同时,以原宁夏布政使曹明转开平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负责民政事务。

朵颜三部每年需要向驻军提供一万只牛,十万只羊,而大明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朵颜三卫不受鞑靼和瓦剌人的侵犯。

与此同时,大明也在鞑靼和瓦剌的中心腹地,成立了北明山都司。这个都司府可不是羁縻都司府,而是完全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在后世来说,叫飞地。

因为在这个地区,现在根本毫无人烟,大明将移民二十万,并且在当地驻扎一支十万人的纯骑兵,保护当地的这座铜山。

北明山都司府以郑亨领将军印,任征西前将军,当地不设布政司,不管是军政还是民政大权,都掌握在郑亨的手里。

不过当地苦寒,只会少量发展农业,补贴粮食供应。他的主要精力就是保护这座铜山,开发这座铜山。

与此同时,一些重刑犯也被从全国各地的监狱里放了出来,他们将会被强制发配北明山开矿,并且能获得减刑特赦。

如果这些人能带着家人搬到当地,每家每户还会免费分配两百亩土地,朝廷负责提供种子,粮食和牲畜,并且五年免税。

如果是良民迁移,按照人口和劳力比例,能获得三百亩到五百亩的土地。

不过,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牧场,只有少数临河的土地才能开发成为农田,并且因为气候的原因,收获不会太高。

而就在朱棣安排好这些事,准备回应天府的时候,驻扎在北明山的郑亨派兵传讯,鞑靼阿鲁台经过万里追杀,在北海北部将马哈木一行擒获。

阿鲁台的派使者送来了马哈木和傀儡大汗答里巴的人头,这也代表,瓦剌人的势力这次一下子就被大明打的四分五裂。

马哈木本部遭遇重创,左王太平和右王把秃孛罗也根本没有了造反的能力。

可惜的是,不管是朱棣,还是朱瞻基都不知道马哈木的大儿子脱欢被阿鲁台收做奴隶。他们也不知道,脱欢的儿子也先将在以后会成为大明最大的敌人。

朱棣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朱瞻基也是只记得也先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是脱欢的儿子。

得到这个喜讯,朱棣大喜过望。虽然这次北征将瓦剌人给打残废了,但是几个首领都跑了,让这场胜利就显得有些成色不足。

如今的大汗答里巴和国师马哈木的人头被送了过来,那让这场胜利也就显得更加辉煌了。

为此,朱棣推迟了返回应天府的时间。又等了五天,使团才在报讯的传令兵后面跟了上来,抵达北平。

这两个首级被硝制了以后,将会带回应天府,在太庙祭祀。

阿鲁台这次不等朱棣的命令,就跑掉了,朱棣一开始很为恼火。现在他送上了马哈木的人头,也让朱棣心情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