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赵王(求推,求收)

朱瞻基应了一声,跟秋月说道:“帮我更衣,李大伴,将我从京城给赵王叔带的礼物都准备好。”

“是!”

应天府皇宫的面积是一百万平方米,而亲王府的规制则是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三万平米。

赵王府严格按照亲王府的规制而建,论面积,还不如改为行在所的原燕王府大。

但是三十三万平米,这个面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足够惊人了。

因为只是从后门到前门,朱瞻基并没有骑马,否则的话,短短一段距离,到了之后又要把马找地方安置。

朱瞻基虽然是太孙,但是是侄儿,而且太孙跟亲王到底谁大,朱瞻基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搞懂。

从远期来看,太孙是皇帝的候选人当然更大,但是亲王仅次于太子,所以就藩的亲王不一定就比太孙弱。

朱瞻基只是占了朱棣的宠爱,所以现在声势大一点,但是并不一定就有亲王大。

朱高燧也没有迎出门外,而是在二门处等候,旁边还站着他的妻妾。

原本的赵王妃是徐章之女,但是成婚七年无子,遂被废。

如今的赵王妃是沐晟之女,在被立为王妃之前就诞下一子,随后又生下一子,稳定了王妃的位置。

沐家与朱家根源颇深,沐英是朱元璋的干儿子,儿子娶了公主,孙女也嫁做王妃。

特别是沐家世代镇守云南,替大明守住了南大门,一直到大明覆灭。

朱瞻基对沐家的印象颇好,连带对这个婶婶的印象也不错,所以这次过来,不仅特意给她带了礼物,还给她两个孩子也带了礼物。

只是赵王长子朱瞻坺身体似乎也不好,如今三岁了,却没有一点活泼劲,病恹恹的。

倒是次子朱瞻塙刚两岁,却白白胖胖,一刻也安稳不下来。

只是朱瞻基对赵王这一支的印象非常模糊,只知道他造反无胆。后代被封到了彰德府,也就是后世的安阳,一直到了大明完蛋跟着完蛋。

这位王叔文比不过朱高炽,武比不过朱高煦,在兄弟三人里面的存在感一直不强。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他有心造反,却又无胆造反,如今属于可拉拢的对象,所以朱瞻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敲打拉拢一番。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不要跟着朱高煦胡闹,这也可以让自己以后少造一点杀孽,省得被那些文人记在历史小本本上。

(新的一周,老妖新书期每天六千字,弱弱求一下推荐票,收藏)

燕王府门口,朱瞻基刚下马,都知监太监李谦就迎了上来,躬身行礼。“臣李谦拜见殿下。”

对这个朱棣宠信的内臣,朱瞻基也以礼相待。“李太监免礼,我虽生于北平,五岁离开后却始终未曾回来看过,对北平了解不多。在北平期间,我就听你的安排了。”

都知监负责宫廷各监行移、关知、勘合,也就是说,只要出门在外,大部分时候,连皇帝也是听都知监安排。

能够担任都知监太监的,肯定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

在朱棣身边的七大太监,除了内宫监太监郑和,司礼监太监王彦,就属这个李谦最受信任。

李谦笑着说道:“殿下言重了,老奴也只是做好本分事。燕王府地方狭小,陛下入住以后,难以为殿下安排一个清净别院。赵王殿下让出了赵王府别院,那里景致雅趣,别有一番应天府韵味。”

“那我可要专程向赵王叔致谢了,带路吧。”

李谦也让小太监牵过来了一匹马,利索地骑了上来,众人打起了太孙仪仗,从燕王府向西走去。

李谦,郑和他们都是十岁左右跟随了朱棣,当时才二十岁的朱棣亲自教他们学文习武,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

所以他们这一帮从燕王府时期就跟着朱棣的太监,无一不是文武双全,对朱棣也是忠心耿耿。

因为朱棣取消了迁都,原本的燕王府并没有修缮,扩大,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了后世恢弘的北紫禁城。

赵王就藩北平,并没有被安排在原本的燕王府。而是重新在燕王府西侧修建了赵王府,燕王府保留下来成为了行在所。

而赵王府的别院,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中枢之地,因为靠着中海所建,所以的确有一点江南韵味。

六百年后,周游也曾经来过这里几次。但跨越六百年的时光,眼前的景致却大不相同,让人有一种沧海桑田的虚无感。

朱瞻基摇了摇头,驱除了心中那一丝消极的想法。

他从来不是一个文人墨客,没有那么多感触,也不愿意想太多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牢牢抓住眼前的现实才是他该做的。

这处别院应该是赵王府的后花园,建筑不多,但是景色秀美。只是此时还是二月中旬,大多数树木也只是发出了绿芽,让这里的景色大打折扣。

别院的房子虽然不多,但是朱瞻基和身边的人也只有不到一百人,将就一下还是能全部住下。

安顿下来之后,李谦就递给了朱瞻基一张清单。“殿下,你在北平这段时间的衣食住行定例都已经安排好了,在三月初一之前,你有小半个月时间在京城这里修整。要是想出去逛逛,还请多带一点随从,最近北平将士众多,他们都是一些粗人,要是冲撞了殿下,就是老奴的失职了。”

朱瞻基知道李谦的担忧,北平原本只有不到二十万人,但是一下子多了三四十万士兵,几十万民夫,现在到处人满为患。

那些军士大部分也都是一些跋扈之辈,要是朱瞻基没有亮出太孙仪仗,来个微服出巡,起了冲突就不好了。

“李太监放心,我虽然想要见识一下北地风光,但也知道最近北平就是个大军营,一切会慎重的。今日皇爷爷还有什么安排吗?”

“陛下今日修整,明日召开大朝会,还要会见各部将士。明晚行在所大宴,殿下请准备好。”

朱瞻基将行程单递给了李亮。“李亮,我的行程就交给你安排了,有什么事别忘了提醒我。对了,先给赵王叔递帖子,来到北平,我当去拜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