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面的印章真真实实,不似作假。
这时,知府解释道:“这道圣旨有些特别,不过上面说的却是真的。这是只有立了大功,却不宜宣扬的事,才会有这样的圣旨,就连本官也很好奇,公子年纪轻轻究竟做了何事,能得到皇上的赏赐呢?十五亩地,不是小数,可以说在苏州还是头一次,就是封王封侯也得不到这样大的府邸,看来公子真的是洪福齐天呀。”
“洪福齐天?”夏商想笑,看来这知府也不是个什么文化人。
夏商没有说话,接过圣旨看了看,点点头。
杨士接道:“这是密旨,夏公子不要张扬。既然皇上的意思是有本官主持赏地,那本官自然是会履行的。只是十五亩地可不小,苏州尚在朝廷手里的地也不多,而且零零散散不在一起。唯独有一块地能满足皇上所说的,可是那块地又荒废了许久,而且实在是破旧了些,不知夏公子有何建议?”
夏商看了看身后,见如烟正在惊愕中没有回过神来,显得有些自得,回头再看向知府大人,淡淡开口:“我听说苏州府背后隔着两条街的地方有一片无名指所,那里的地势很广,应该有十五亩。”
杨士微微皱眉:“夏公子说的是那间破庙的地方?”
“正是。”
“夏公子难道不知?那里刚发生过命案,不太吉利呀。”
“这不打紧。皇上不知苏州情况,这十五亩的赏地落在知府大人手头颇为棘手,我要是在挑三拣四,岂不是让知府大人难办。现在有一块地已是极好,早早确定下来,知府大人也好向朝廷复命不是?”
杨士一听,顿时喜笑颜开:“夏公子真乃大度之人呀!如果夏公子真愿意要那一块地,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夏商点点头:“那现在我该做些什么?”
杨士自然是希望事情越早解决的越好,生怕夏商临时又改了主意:“接下来的事情的好办,我立刻着人取来当地的地契,公子只要签一个地契承接的文书便可。”
说完,杨士立刻命令先前送夏商来的差人去府库找寻地契,看来是一刻也等不得了。
第444章一道密旨
除夕的清晨街上无人,鹅毛一样的飘雪是城市匆匆的过客。地上的雪厚了,一脚下去能没过棉靴。东南方的冬季也能堆积起雪来,是夏商不曾见过的景象,但也正因如此,气候分明,季节变换才让人真切体会到时间的流逝。
英雄庄的下人们有的回家团年,还有少部分的下人在庄子内忙碌。似乎为顺应节气有很多习俗,但夏商并不在意这些。
清晨起床,夏商喝了早茶,然后就叫上几个女人围在屋内的桌前准备打麻将。
这是当下没有的东西,不过像麻将这种好娱乐又简单的小玩意儿,夏商还是很乐意发明的。
不过几人并没有打起来,夏商还在给她们讲规则,庄外忽然来了两个官差,说是有事要请夏商去苏州府一趟。
这消息有些突然,但并不意外,夏商二话不说收拾行装准备出发,还带上了如烟。
今天没有轿夫、马车,两人只能跟着官差一路步行,街上没见几个行人,就看见一些孩子在街上跑,手里抓着糖果,小脸儿被冻得通红,模样倒是可爱。还有就是野猫野狗四下窜行,刨着雪地里的东西吃。
大过年的被官差叫去知府衙门不是什么好事,如烟还有些不安,但好端端的,相公为什么要叫上自己?这事儿就值得推敲了。
想着昨夜相公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如烟隐隐觉得此事或许跟开酒坊的用地有关,但又不敢确定,带着一丝好奇跟在夏商身后一直默默走着。
至于究竟是什么事,夏商也没问,倒是给了两位差人一些碎银子,这才让两位因过年办差而不爽的心情有所好转。
等到了知府衙门,差人让两人在门口稍后,待其通报了知府大人之后,再行入内。
一切都很顺利,差人很快回来带着夏商进入里面。
里面并没有要升堂的意思,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中年男人身着便服坐在大堂的客位。
当初夏商以都察院首座的身份到苏州府的时候见过此人,此人就是苏州知府,叫杨士,此人如何并没有传言,且当做是个碌碌无为却又没有犯错的官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