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两个小弟真有问题就罢了,如果没有问题,他以后可就不好带队伍了。
权威的动摇,总是会从一件小事开始。
杨瑞也觉得这件事有蹊跷,但他看问题就没有吴建斌那么透彻,只觉得在情况不明之下,最好以不变应万变,遂也劝道:“老郑,这事儿你就先一放,估计凯哥是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完,以你们现在关系,该给你的面子,他一定会给,刚才不也说了等年后吗?那就等年后,如果到时候他不给你个说法,我去找他。”
尽管吴建斌和老郑都知道杨瑞是在这里吹牛比,哪怕他和魏凯关系不错,他也不能真的去跑人魏凯那要说法,但这话说了,提气儿不是?
年前的小聚,在一顿热聊中就这么结束了。
而新年的脚步也随之而来。
自打杨瑞奶奶去世之后,每年过年杨瑞一家都要去他姥姥家过。
其实按照青岛这边的传统,过年是没有去娘家的,只有大年初三的时候,才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但他们一家还必须去。
原因无他,杨瑞大舅和二舅因为之前房产的问题有龃龉,即便到现在也是面和心不和。姥爷在时候都压不住,更不用说姥爷都不在了。
为了让这个年过的别那么僵硬,也别那么别扭,杨瑞老妈就必不可少。
有了她在,才能起到一个润滑和缓冲的作用,就算杨瑞的两个舅互不搭理,也不会让整个儿家的气氛显得压抑。
以往过年的时候,十几口子人的饭菜,主要都是杨建军和韩秀芳两个人在操持,杨瑞也会帮着打个下手。
头一次去苏晓那,给她做了几个菜,让她吃的赞不绝口。
杨瑞是怎么会做饭的?还不是耳濡目染的?
对于此,杨瑞一直颇有微辞,凭什么自己一家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大过年的去哄他们开心?明明可以自己在家其乐融融的。凭什么只是自己一家人在忙,而他们却一个个跟大爷似的,啥事儿不干光等着吃?
只是,从小就认为“顺者为孝”的杨瑞,极少去反驳爸妈的决定。更多的为他们做不了,顺着他们让他们舒心就是他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但是今年……杨瑞是真的有点不想去了。
“爸妈,要不今年过年咱去香港吧?”想着苏晓就在那,杨瑞觉得自己的这个意见很有建设性。
“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韩秀芳一边给杨瑞他老爹整理着衣服,一边跟老杨说着:“嘿!看起来一分价钱一分货,你这个衣裳穿着真显年轻。”
看老爸老妈的姿态,杨瑞就知道自己的提议很显然被无视了。
“不是,现在买票来得及啊。”
“来什么来,不去过年你姥姥能开心?”韩秀芳白了杨瑞一眼,说道。
“妈,这么些年了,你也受累了,也该好好享享福了,咱现在也不比以前了,怎么就不能为自己活一下?”杨瑞也有些不服气了。想想一去姥姥家过年,他们一家子人又得忙活,杨瑞的心气就有点不顺,哪怕都是自家人,只是看起来跟伺候人一样,他心里能舒服才怪。
老妈就是这样,当年姥爷在世的时候,有一次跟杨瑞提起过,妈妈小时候就那样,别的姐妹或许会为了食物哭闹争抢,而妈妈只要大人一句“你是个好孩子”,就能乖乖听话,让出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始终想不通老妈这样做是为什么。
杨瑞可以确定,老妈不是什么圣人,但是真的有点佛系,特别是在对待家人关系上,总是那种不争不抢无所谓的态度。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久了,杨瑞都觉得老妈是不是傻?
照顾老人很辛苦,有时老妈也会跟自己吐槽这儿不舒服那不舒服,杨瑞其实很想说一句,不舒服可以不干的。但是……他不敢。
韩秀芳也知道儿子在心疼他,看杨瑞的眼神缓和了下来,轻轻摸了摸儿子的侧脸,韩秀芳笑了笑没说话。
可老杨却道:“你妈可不是去伺候别人,那是伺候你姥姥,过年忙活忙活怕啥,老太太高兴比什么都好,你妈这是在给你积德,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