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俗话说蚁多还能咬死象呢,没有我们这些发行商,你的报纸能卖得出去吗?只能等着回收做废纸啊!”
“大家静静!大家静一静!”林诚双手下压连声大喊,总算制止了发行代表们的骚动,他微笑道:“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天天快报》不提价,但我们报社甘愿放弃报纸一半的零售收入,让出来的一半利润全归你们发行商。”
“什么!你们放弃报纸一半的零售收入?此言当真!”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就连李保罗也被林诚的决定惊呆了,他大声质问道:“林总,你是不是开玩笑啊?放弃报纸一半的零售收入,那我们卖掉一份报纸不是只有一焖鸡的营收吗?扣除成本的话我们甚至是亏本办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全世界都没人这样玩的,我坚决不同意!”
“我没开玩笑。”林诚淡淡的道。
李保罗闻言再也坐不住了,《天天快报》虽然已经被林诚收购了,但毕竟是他毕生心血所系,他决不能坐视林诚把他败掉。
想到这里,李保罗站起来激动的道:“林总,以我们《天天快报》如此时尚潮流的版面肯定会畅销全港的,甚至每天达到十万份的发行量也指日可待,如果我们报纸也像其他报纸一样每份卖五六焖鸡,一天的零售收入就有五六十万港币,一年就有近两亿港币的零售收入啊!”
“没错,林总你身家五六十亿,根本看不上一年两亿的零售收入,可这些收入毕竟是我们全体报社同仁的心血结晶,你决不能就这么任性的放弃掉,有了这笔收入,报社就不需要你再为它注资了,它甚至还能反哺林总,成为你手中的赚钱机器!”
林诚早已决心要做全港第一的报纸,即使赔本卖吆喝也不在乎。说实话,随着新世纪互联网的兴起,报纸已经渐渐沦为夕阳产业,办报的传媒根本就很难赚到钱,可是有实力办报的老板又岂会在乎区区几个钱,他们真正看重的是报纸所能起到的喉舌作用。
林诚若是把《天天快报》做到全港第一的地步,那么他回国之后就有了香江传媒大亨的身份,如果国内某些自以为是的豺狼认为林诚是待宰的猪,那么林诚旗下的《天天快报》就会在报纸上狂喷,待报纸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反馈到中央政府的时候,你说那些豺狼会不会心生忌惮?
肯定会!林诚认为没人能顶着香江第一大报狂喷的压力费死力气去得罪自己,除非他是疯子。而且如今香江才刚刚回归没多久,正是全球都带着放大镜关注“一国两制”利弊的时候,如果有人不讲规矩非要宰杀林诚,肯定会引发舆论海啸,让所有人都坐立难安。
当然,这些阴私想法林诚是绝对不会当众吐露出来的,面对李保罗的不理解,林诚只得强硬的道:“李叔,我才是报社的老板,这个让利政策你理解要执行,你不理解也要执行,此事就到此为止,就这么办吧!”
林诚一番演说之后,整个报社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暮气沉沉,所有的员工都忙得团团转,为完成报纸改版工作拼命加班加点。
林诚向报社注入一千万资金,《天天快报》不仅没有裁员,而且还新增了广告部、业务部等几个新部门,并在旧版报纸上刊登了一整版的招聘广告,正式招兵买马。
仅仅一个星期后,《天天快报》的员工就已经扩充到三百多人,涵盖了报纸传媒各个方面的人才,林诚的薪水开得很有诚意,普遍比行业平均薪资高出百分之十左右。
在大家的拼命努力下,《天天快板》四十八开的精装版面已经完成样版,只要把新闻内容填充进去,就可以出街卖报了。
报社的记者队伍也在这些天里四处出击,不辞劳苦的采集新闻素材,已经出版的旧版报纸上还刊登了爆料热线,只要市民爆出真料就能得到两百到一千港币的奖励。
林诚给报社设计的版面是新世纪后崛起速度最快的《南方都市报》流行版面,早已经过市场的验证,比起现在的报纸至少领先了一个五六年,看过这份版面设计的人都对林诚赞不绝口,认为只要报纸完成改版出街售卖,一定会形成销售狂潮。
相比于公司的员工,其实林诚的信心比他们还要充足,林诚觉得《天天快报》只要完成改版,一年之内就能打败其他报纸,成为香江第一纸质媒体。
此外报社的写手部门则在拿着林诚提供的小说创意,拼命加班加点,不分日夜的码字,林诚这一次完全摒弃了自己写的模式,而是从其他报社里挖来了五名文笔尚可的扑街作者,提供给他们比一般作者还要高得多的薪资,要求他们全副心思投入到码字工作中,写手这个行业提前在97年出现了。
林诚这一次的抄袭大业进行的非常丧心病狂,他给写手们提供了整整五本小说的创意及大纲,这五本小说分别为《诛仙》、《昆仑》、《龙族》、《鬼吹灯》以及《斗破苍穹》,前世这五本小说早已经过市场的验证,是大火特火的商业小说,林诚准备在《天天快报》的小说板块上连载,以打响《天天快报》改版之后的头炮。
当然,林诚这些小说的版权通通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为免引起人们对他文笔多变的怀疑,除了《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用了自己的真名外,其他小说都开了马甲,其中《龙族》、《昆仑》用了一叶江南这个笔名,未来这个笔名主要用来出版传统的实体类小说。
至于《诛仙》的马甲用了忘语的耳根这个笔名,这个笔名代表了后世网文仙侠类的两座高山,《斗破苍穹》则用土豆炒番茄这个笔名,这个笔名我不说你们都懂得。
另外,林诚还派遣李保罗及霍文希在香江和宝岛分别收购了一家文学出版社以及一家漫画社,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林诚抄袭自前世的小说,漫画社则负责把林诚的小说漫画化。
只可惜国内出版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不允许私人进入,林诚只得吩咐黎慕真拿着他写好的《明朝那些事儿》给国内各大出版社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