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若英已经三十岁了,和前夫离婚已达三年之久的她成为了大龄剩女,家里人现在不停地给她介绍对象,搞得她不胜其烦。
面对王若英的夸赞,林诚却不以为意道;“这些本来就是我们工厂应该做到的,工人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工厂,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工厂也要把工人当成家人一样,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生产,为工厂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若英若有所思道:“就像社会上流行的那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样吗?”
“嗯。”林诚点点头道:“差不多的意思吧。”
王若英又问道:“新工资体系已经被工人们接受了,那我们工厂的下一步便是全力爆产能了吧?”
林诚回道:“当然,我设计的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已经做出样品来了,等再把制造成本压一压,我们就要量产这款农机。如今我们的新工资体系已经为员工们广泛接受,这就意味着人浮于事的大锅饭体制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为了能拿到更高的工资,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会完全释放出来的,到时候我们机械厂就能走上一条发展的快车道!”
王若英敬佩的道:“这一切都是林总您做出来的成绩呀,太令人佩服了!”
林诚心中暗爽,可嘴巴却谦虚的道:“不要这么说,独木不成林万木才成秀,没有大家的努力工作,单凭我一个人是不能成事的。”
王若英笑道:“林总您真谦虚。”
在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富裕的九十年代,即使你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好使,当工人们真的领到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后,对林城的拥戴已经突破天际。
也不知道谁率先喊了一句“林总万岁!”,接着全场都回荡这“林总万岁!”的声音,凭着这一手预支当月工资的把戏,林诚彻底赢得了工人们的心,就算他这时放了个屁,估计也有许多工人会捏着鼻子说:“这屁是香的!”
林父林母在主席台上看着林诚的表演,听到工人们对林城的拥戴之声,心里充满了欣慰,此刻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了。
林诚迈步走下主席台,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工人自动自觉的分列两排,一边鼓掌一边呼喊着“林总万岁”,礼送林诚离开,此时的林诚如同后世的流量花生一般,到处都是衷心爱戴他的脑残粉。
毛德彪等工厂高管都看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林诚今天给工人预支工资的举动会令他得到工人们如此巨大的礼遇,这份礼遇即使连八十年代带领机械厂走向辉煌的马连山老厂长都未能得到的啊!
不就是让工人提前一个月拿到工资吗?其实工人们只要愿意等,一个月后他们也会拿到差不多数量的工资的,而且厂里的工人半年没开工每个星期都跑市政府里闹,心思早就在和市政府的一次次对抗中变得无比刁钻啦,怎么轻易地被这么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小年轻给折服了呢?
这些高管想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从未站在工人的立场想问题,无法对工人的可怜遭遇感同身受。
而林诚却不同,在前世他就是一个处于底层的小员工,在2009年的时候,林诚工作过的电子厂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再加上制造业不景气,厂方想要压缩经营成本,宣布把位于鹏城的工厂搬迁到内地。
至于对工人的处理厂方告之为:如果工人愿意到内地上班工作,公司愿意全员接收,但员工必须接受降薪;而不愿意的工厂则只当员工自动离职处理,公司对自离的工人不会赔偿一分钱的补贴。
此宣布一出,顿时激起工人们的愤怒,纷纷要求厂方给个说法,只是厂方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对工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最终引发了一场大罢工,林诚那时就和两千多兄弟姐妹一起,走上街头控诉无良的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