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还是要见见的。
最初的生疏过后,马车上,进城的王氏和段大海和段嫣说了许多弟弟妹妹的事,这是他们不曾对段师弟说的。
段嫣的妹妹段喜,嫁的那户人家姓甘,原是鲁国人,鲁国儒门兴盛,那家人信奉的也是儒门,对越国崇敬的合欢嗤之以鼻。
段喜嫁到那户人家,连信仰也改了,段大海和王氏,总是有些不开心。
除了这一点,女婿本人夫妇俩倒觉得不错。
越国的男人有些过于风流了,而女婿却是踏踏实实的读书人,看上去就和那些桃花眼的男人不一样。
至于亲家嘛,段大海提起来就不那么友好了。
东洲大陆,大部分国家都是政-教-合一的,修真者在他们本国等同于神明,而他们所在宗门,也等同神教,你家信奉儒门,我尊重你,但你们也别三天两头劝我们改信仰好吗?
王氏和段大海也不觉得是亲家人品有问题,他们就是觉得亲家一见面就宣传儒门有多好,有点烦。
儒门要是那么好,你们干嘛还来我们越国,在你们鲁国待着不好吗?
你们家在县城的好日子,还是靠我家大闺女的关系,天天劝我们改信仰,你很烦哎!
王氏对段嫣说这话,也是打一剂预防针,她和段大海一致认为,亲家人不坏,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很放心,就是画风与他们合不来。
这次入县城,既然神通广大的大闺女也在,他们打算在五安县买个房子,至于亲家那,还是少打交道比较好。
当然夫妇俩还有一个打算,只告诉段嫣,没告诉段喜。
他们还打算给段喜和女婿买套房,让他们小两口搬出来单住,鲁国人规矩大,女儿抱怨过好几次了,看女婿那样似乎也有些不耐烦。
虽然他们越国因为信奉合欢派,认为两个人过得好就在一起,不开心就分开,但和离总归不是好事。
当然了,这一切还要和当事人商量,他们也只是提一个意见。
段嫣听着段大海和王氏,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谈话,摸摸鼻子。
“囡囡啊,你见识多,你有啥意见啊?”王氏兴致勃勃听取女儿的意见。
段嫣:……你囡囡已经被复杂的亲戚关系搞晕了。
作为一个人际关系相当单调的修真人,凡人太复杂的关系,她不懂。
{}无弹窗连续数月的暴雨,对世俗界的影响比段嫣想象中大得多。
宁静地村落,之所以变得死气沉沉,是因为村里的百姓都饿死了。
鱼米之乡的越国,因为洪涝灾情严重,颗粒无收,已经没有了粮食。
在这个讲究入土为安的时代,火葬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死亡带来了瘟疫,好多人因此生病。
段大海夫妇,因为段嫣的关系在村子里受到了一定的优待。
不过,那样的优待,也只是相比之下,村长和县官自顾不暇,每天都有上百人死于饥饿和瘟疫。
越国是边陲小国,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灾情,粮库告急,只能用大量的珠宝和美人向邻国换粮。
搞垮像越国这样一个小国家,甚至都不用昏君,一个小的天灾,足以让这个安居一隅的国家,风雨飘零。
“……县里条件比这里稍微好一些,得病也少,二丫提出让俺们去县里住,不过一想到你可能回来……”
王氏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
剩下的段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段嫣化名段安仁给这一世的家人送了不少延年益寿的丹丸,所以他们挨过了饥饿和瘟疫,可村里每天都有他们人死去,坚守在这样的环境里,全因为担心自己走后,女儿回来了,找不到他们,硬生生地错过去。
“如今能活着见到你,俺和你爹,什么遗憾都没有了。”
王氏紧紧握着段嫣的手,挤出笑容。
段嫣看着这一世的爹娘,说道,“去城里住吧,我和你们一起去认认地方,见见我的妹妹和弟弟,我这次带了吃食和丹药,我师父托我带了《五禽戏》,让你们二老练,据说能延年益寿。”
听到花容子还送了东西,段大海夫妇显得非常惶恐,“仙君,还给俺们送了东西?在哪儿?”
段嫣手掌上翻,眨眼的功夫,手上凭空多出一本薄薄的图册,封面上是篆书书写的三个字,《五禽戏》。
“师父担心你们不识字,所以送的是图册,还特意交代我,让我这两天把您二老教会再回去。”段嫣为了显示自己在宗门过得很好,特意加了这么一句。
【花容子:本座才没说过这话!】
王氏和段大海被段嫣凭白变出东西来吓了一跳,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段嫣手里的书吸引了过去。
王氏和段大海如获至宝,两个人激动不已。
两人虔诚地对着书拜了拜,段大海双手捧着《五禽戏》对段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