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公司签的只是入职协议,还没签正式的劳动合同。
不想去,可以直接不去。
跟着,杨树又拖着行李箱,到农行办了一张银行卡。
一切妥当,杨树踏上了去贵阳的路程。
…………
从贵阳火车站下车,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四点多。
让国人骄傲的和谐号动车,要到明年,也就是2007年,才首次进入国人的生活。杨树现在坐的,是十年后基本被淘汰的绿皮火车。
洪城到贵阳,杨树坐了近二十小时,屁股都坐疼了。
高铁时代,估计只要四五个小时。
这让杨树越发体会到,时代的滚滚洪流,是何等的迅猛,如果他不能抓住机会,十年的“远见”,很快就会化作乌有。
刚下火车,就能嗅到兰博会的气息,车站到处都是兰博会的宣传广告。
人们议论的,也都是兰花。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杨树顾不上这么多,随便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蒙头大睡。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兰博会为期五天,这才第二天,重量级的兰花交易活动,要等到后天才举行。
时间还来得及。
中午,杨树一觉醒来,精神十足。
不知道兰花市场的行情,杨树不敢胡乱花钱,径直来到旅馆旁边的小面馆,点了一碗贵阳当地的特色小吃——肠旺面。
劲道的鸡蛋面,搭配嫩猪血,猪大肠,豆芽以及脆哨,再撒上一点葱花,配上鲜美的面汤,油而不腻,香辣而不辛辣。
“好吃不贵!”
杨树不觉竖起大拇指。
就在杨树吃的正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男子声音,“兄弟,你也是来参加兰博会的吧?”
杨树回头,见一个镶着大金牙的男子,正冲着他笑。
“没有,随便看看!”
杨树不想沾事,他可是听说,因为兰花,可也出过惨案。
蜀地,就发生过一起牵涉兰花的灭门惨案。
不断攀升的兰花价格,让很多人起了邪念。
犯罪嫌疑人伪装成执法人员,进入一个兰商家中,但因为兰花价格高昂,所以很多兰商家中标配藏獒、摄像头以及铁栅栏。
无法打开栅栏的罪犯一怒之下,将兰商一家三口全部杀害。
案件发生后,全国兰市风声鹤唳,大家都嗅到了兰花香中浓郁的血腥味。
杨树想低调,大金牙却很热情,直接跑到杨树这一桌,笑着说道:“兄弟,你可别蒙我,在火车站,我就见到你。”
“一下火车,就打听兰博会消息的,那还能有假。”
杨树心中一沉。
回到家,杨树先去看了一眼辣椒树。
见没什么异常,这才放心回屋,打开电视,准备消磨剩下的时间。
真要写网络小说,现在也没这个条件,此时的杨树,一没电脑,二没网络,三没手机,完全“与世隔绝”。
家里的电视,是父亲花了不到一千块钱,买下的杂牌彩电,才17寸,也就比黑白电视大一点。
勉强能看。
未来几年,随着移动设备兴起,人们围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像杨树,一年也难得看几回电视。
但是在农村,在06年,看电视依旧是主要的娱乐消遣。
《武林外传》、《亮剑》、《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家有儿女》以及《仙剑奇侠传》等电视剧,霸屏整个暑期档。
尤其是《新白娘子传奇》,2006年央视重播创下收视率第一。
这也算是一代人的记忆了。
重温经典,杨树看得津津有味。
转眼到了十一点,杨树切换到新闻频道,准备看一下新闻。
虽然重生,但是对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杨树的很多记忆已经非常模糊。看新闻,或许能勾起一些回忆。
正想着,电视下方突然闪过一道滚动字幕。
“第十六届华夏兰花博览会,今天在gy市人民广场开幕。”
“兰花展?天价兰花?”
杨树的记忆,一下清晰起来。
05、06年,正是兰花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天价兰花频频亮相。
有人凭借一盘兰花,换来一套别墅。
还有传闻,说一个人端着一盆兰花随意走进一家店里,店主看到,直接上前跟他说,“你把手里的兰花给我,我直接把这两间店面给你。”
一夜暴富的故事,不断上演。
正是在这届贵阳兰博会上,一株极品“天逸荷”的成交价高达1000万元。
2006年,正是兰花热潮的顶峰,全国兰市有将近800万人,各地兰展盛况空前,兰花狂热蔓延全国。
也正是2006年下半年,兰花泡沫开始破裂。
导火索,正是央视2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的《半小时观察——天价兰花》节目,引用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揭露了兰花价格疯涨背后的心理战。
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值不了这个价钱,只是看谁比谁更傻,看谁比谁胆子更大。
击鼓传花,就看谁是最后的接盘侠。
这样的套路,未来还将包装成各种“噱头”,继续在神州大地上演。
由此,兰花价格疯狂跳水,价格300万元的兰花,一年之间跌到500块,原本能买一栋别墅的名贵品种,售价却不过1000元。
杨树,或许能抓住这次泡沫的尾巴,赚到第一桶金。
…………
7月10日,村东头。
天还没亮,母亲就起来做饭。
今天是杨树离开的日子,按行程,他要先走四五里的山路,到镇汽车站,坐班车到乐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