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乡试

大明厂督 小脚儿 2541 字 10个月前

考官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籍贯。”

“回禀先生,京师河间肃宁。”

明朝一代,还没有河北省,此时的河北大部都属于京师地区,包括肃宁所在的河间府,因此魏麒麟的籍贯名义上属于京师肃宁。

“家中有几口人?”

“回禀先生,家中三口,父亲母亲本人。”

“你是国子监的学生,不是有直接有参加会试的资格吗?”考官抬起头疑惑的问道。

魏麒麟面露尴尬:“回禀先生,之前无心向学,平常在国子监并没什么成绩,因此便也没有发放会试资格。”

“尚需努力。”这是一句很客套的话,问完每个人之后,考官都会说出此句。

魏麒麟朝他拱了拱手,以示感谢。

考官点了点头,绕过了魏麒麟问向了接下一人。

看着一队队的学子被考官领走,终于到了魏麒麟等人。

魏麒麟这个队伍里,大概有四十多人,在一名考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排考舍之中,单间考舍在魏麒麟看来,就好像是农村的小厕所一样,方方正正的。

魏麒麟进入考舍,将手中提着的篮子放在了桌上。

桌子是和考场连为一体的,都是用原石制成,外表贴着红木,在考舍的内部,只有一张蜷缩起来才能睡一觉的小床。

在床边,则放着一个提桶和一个炭盆。想都不用想,提桶肯定是用来拉屎拉尿的。至于这炭盆嘛,则是在夜间作答之时,防止考生寒冷,甚至拿来热食物的。

魏麒麟缓缓坐了下来,这可是自己接下来九天要呆的地方啊!

不远处响起了敲钟之声。

“站起来,全部站起来!”

一名长相显老的考官手中拿着一柄戒尺,在他的身后跟着一名身穿官服的小厮,眼睛眯起,向两边看去,似乎要将人心看穿一般。

而到了魏麒麟这里,考官却将脚步停了下来!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比较,有了比较,也就有了优良中差。

阶级也从这些优良中差中产生。

特别是古代这种君主制的背景,阶级的差别显得格外明显。

对于那些处于下层的人来说,如何向上爬,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便成为了很多人一辈子的追求。

在古代,人们爬升阶级的方式不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向。经济方向自然是越富贵的人,所享受到的权利也就越多,更甚至纳捐为官。

如果第一条路走不通,就只能走第二条路了。

当官为政!

也是很多读书人一辈子的追求。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不过是物象罢了。其实质,便是掌握政治权利,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以及地位。

在古代,特别是明代,想要当官的话,最根本的出路,依然是科举

明代的考举,共分为武举和科举两科,武举暂不介绍,而科举则是普天下读书人的共同上升之道。

科举共分为基础三级,分别是童生试,乡试,会试。会试之上,又时常包含着殿试,在殿试之中,则会决出传统意义上的状元榜眼探花等人。

只是科举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了魏麒麟的想象。

京师地区乡试、会试的考场都在同一地方,那就是天下贡院。

此刻,魏麒麟正和其他学子一样,排成了一排,站在天下贡院之外。

魏麒麟一身青衣短打,和其他的学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一排文弱的学子中间,他的身体显得更加的高壮罢了。

在距离魏麒麟十几米的地方,一队队卫兵将附近保卫得严严实实,几名画师正在从各个角度,将魏麒麟应考的场景绘制下来。

魏麒麟扶着自己的额头,无奈的看着不远处的苑志平等人。

原本魏麒麟是想低调一些,可是将自己的想法和苑志平等人一说,他们的看法则是,魏麒麟要更加高调才行。

因为魏麒麟的身份本就特殊,若是参加科举的话,高中不是,不中也不是。

若是不中的话,那也太丢人了。可若是高中,甚至是排名第一二位的话,也人会从中诋毁。

因此,与其偷偷摸摸的被别人诟病,不如堂堂正正的去考试,考试完之后还可以将卷子公示,虽然乡试参加的人不少,能考上的却只有那么多,将考卷公示之后,大家自然明白魏麒麟的实力,那时候旁人也无法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