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看了看司马懿送来的书信,说道:“可效仿太祖皇帝当年镇守长安之法。”
州泰沉吟道:“都督是说在城外修建土山以御回回炮?”
“嗯!”胡质点了点头道:“若修建土山,蜀军的回回炮就派不上多大的用场了。至于陛下派来的工匠,就留在宛城,先将宛城改建为水泥城墙。
到时就算樊城有失,宛城也足以自保,其余将领我不放心,你亲自率兵两万兵马前往樊城驻守。”
“诺!”州泰闻言拱手领命。
司马懿向胡质的建议,便是让胡质在樊城以土山之法抵御回回炮,然后将工匠留在宛城,先将宛城改建成水泥城墙。如此一来,就算樊城丢了,宛城也可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弃车保帅的办法,若一意孤行的想要保住樊城,到时候不仅樊城保不住,宛城也可能保不住。
而另一边,关中。
上月,刘禅定下攻打南阳的策略,并传令凉州庞德,率领一万兵马前来关中。
此刻,庞德已经率兵赶到了长安。
骑兵抵达之后,刘禅便可正式出兵进攻南阳了。
长安皇城,未央宫议事大殿之中。
“微臣庞德拜见陛下!”庞德在抵达长安的当天,将兵马安顿好,第二日便参加了朝会。
“爱卿请起!”刘禅双手虚扶将庞德扶起,看着殿下的庞德,如今庞德已经年过六旬,发须花白,不过背脊却是非常挺拔,犹如一道山峰,浑身上下透露着精气神。
魏国得到水泥的配方也没有多久,更何况还要加以研究才能懂得具体如何烧制,参与研究的工匠虽多,但短时间弄懂的人却不多。如今这些熟悉烧制水泥的工匠都被曹睿派到了并州,负责并州的防御建设。
而樊城是一座军世要塞,城池的规模不小,想要将其改建为水泥城墙,不是几天就能办好的,快一点也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懂得烧制水泥的工匠更少的话,这个时间更会往后拖。
在司马懿看来,如今大汉在朔州根本无力用兵,而在荆州实力充足,而魏国在南阳的防御不足,因此大汉从荆州进攻南阳是必然的,而且很有可能大汉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故而,魏国如今理应将防御重心放在南阳。
只可惜因为不懂军事的华歆干预,导致司马懿的建议只成功了一半。之所以是一半,那是曹睿曹睿还是派了一部分工匠到樊城去。
可是行军打仗,军情如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眼下汉军进攻樊城在即,派遣所用工匠南下都可能来不及,派一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旁的司马昭说道:“父亲,既然陛下不将您的话放在心上,您又何须多管闲事呢,到时候丢了南阳,陛下自然要来求您!”
“你有没有脑子?”司马懿听了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指尖戳着小儿子的额头,骂道:“南阳若失,兵锋可直指洛阳,威胁国都,到时候我大魏都要亡国了,你要陛下让我一个人去对付蜀国的数十万雄狮吗?你以为我是谁?无所不能吗?”
被司马懿这么一骂,司马昭也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司马师见司马昭被训,便岔开话题:“父亲,如今陛下不听您的,却如何是好?”
司马懿听了这话,又坐到了座位上,沉吟一番,又开始写信给曹睿。
原来的建议已经被曹睿所驳回,司马懿只能重新想一个办法。
这一次,他直接说斥候打探到武关有用兵的迹象,断定刘禅不久会从荆州进攻南阳。然后请求曹睿让自己前往南阳镇守,让其他人暂守潼关。
曹睿很快又接到书信,不过却没有同意司马懿的请求,只说潼关重镇不可没有司马懿,当然对于司马懿的话,曹睿也没有没有完全不管不顾,同时他也书信给镇守南阳的胡质,让他小心提防。
司马懿也很快收到了回信,曹睿的拒绝,也在司马懿意料之中。
见自己的两次建议都失败了,司马懿这才长了个心眼,没有在写信给曹睿,而是直接去信给镇守南阳的胡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