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存活率,由于古代医学水平低下,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的几率非常高。
比如现代,很多人就是剖腹产出生的,为什么剖腹产,就是因为顺产的话,会有风险,搞不好就有可能一尸两命。
而且孩子就算平安生下来了,也不一定可以平安长大,因为小孩子随便得个伤风感冒,就有可能被夺走生命,因为古代的医学水平太落后了。
所以,刘禅才命吴普召集一批精通妇科的医生到关中来建立医馆,如此,便可以大大的提高婴儿的存活几率。
要知道古代人生孩子都是在家,很多人都请不起医生,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存活率当然提不起来。
“朕在关中广开医馆,其目的,乃是为了提高婴儿的存活率,如果关中百姓人口太少了,所以朕打算颁布法力,鼓励农耕,鼓励百姓生子。”
刘禅沉吟了一会,便说道:“传令下去,以后关中,每个村庄到了收获的季节,以亩产核算产量,产量最高的那一家,可以减轻五成赋税。如家中有荒地者,则提高五倍赋税。
若家中有疾苦者,可以酌情处罚。”
荀彧闻言赞叹道:“好计!”
刘禅所颁布的命令,是用于鼓励百姓耕种的,由于是以亩产核算产量,所以与田地的多寡没有关系,哪怕你只有一亩地,只要你这一亩的产量平均算下来是全村最高的,就可以免一半的税。
免税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百姓为了免税,肯定会更加卖力的劳动,侍弄田地,如此粮食产量就上去了。
同理,家中如果有荒地没有耕种,则要受到缴纳数倍的税收,这一奖一罚,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力。
当然,刘禅也为百姓想到了,有些百姓家,或多或少会出事,比如有人生病,如此难免会荒废田地无法耕种,这些家庭,则可以酌情处罚。
刘禅顿了顿,继续说道:“同理,为了增加人口,朕也会颁布赏罚制度,如果一家,生有五个或以上的子女,朝廷可以补贴一个口粮,免除一部分的税收。
我大汉一般是女子十五岁出嫁,如家中女子逾期不嫁者,则加征赋税。”
“两个百姓养一个人?这怎么成啊?”
“是啊,而且关中多有蝗灾,要是出了蝗灾,那我们岂不是要断粮了。”
“靠益州陇右供应终究不是个事啊。”
“这迁都还是太急了,应该先迁百姓充实人口,等人口充实,收的税够养活兵马官员在迁。如今迁过来,三十万百姓养三十万人,这怎么成!”
“如今关中形势如此严峻,怎么还能迁百姓过来了,到时候断了粮,如何善后啊?”
一众官员听了诸葛亮的话,都非常恐慌。
刘禅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目前的形势也没有如此严峻。
曹真驻守长安时期,城中有积蓄了很多粮草,如今还够十万兵马维持个一年多。这些粮草加上士兵屯田所得,关中的十五万驻军的军用粮草,暂时不必担心。
而官吏迁移,大多也都带了一段时间的用粮,此刻六月,种植玉米也不算迟,只要你们尽快购田种植,至十月底也可收获,这方面也不必担心。
因此主要是那五万徭役,他们多是负责开垦田地,兴修水利,修缮宫室,吃穿俱是朝廷供应。
而且朕此次从益州还带了三万兵马过来,如今关中的驻军其实是十八万人,这三万兵马以及宫廷的护卫,内侍,宫女这些,消耗的也都是官府屯粮,这些依靠益州,陇右的粮草,也尚可支撑个一年半载。
但长此以往,肯定不行,因此还是得将以前逃难到各地的关中百姓迁回长安,从事生产,如此才能支撑起如此大的消耗,并且以后还要积蓄粮草,作为军用。
不过如今是六月,益州那边多重水稻,玉米,红薯,这些都是十月收获,所以现在吃的差不多了,百姓没有余粮,因此迁移过来,负担太大了。
而陇右,凉州位于北方,百姓多种麦子,五月刚刚收获,家有余粮。可先将凉州,陇右的关中百姓迁移到关中来充实人口。
到十月份,益州汉中的百姓收获了玉米,红薯,拥有足够多的余粮之后,在将他们迁移过来也不迟。”
听了刘禅的分析,一众官员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