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乱世货币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2604 字 10个月前

林啸感叹道:“啸出身穷苦人家,这里是住过的最好的地方了!”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刘禅点了点头,说道:“我这次来,是跟你商量做生意的事情!”

“公子尽管吩咐!”林啸拱手道。

刘禅带着林啸走到门口,指着对面的酒楼说道:“对面是一家酒楼,我已经让人盘下来了。”

“公子真打算开酒馆?”林啸皱了皱眉头,为难道:“非是我不愿,只是这酒楼实在是不好经营,我夫人她手艺也只是尚可,只怕吸引不来什么食客。如此岂不是辜负了公子的心愿?”

刘禅摆了摆手道:“不是经营酒馆,你放心就是,这酒楼我还需要改造一下,你跟我进去,我去跟你说如何改造!”

刘禅带着林啸来到对面酒馆,赵云与他仆人也跟了过去。

酒楼是关闭着,听见敲门声,里面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的老者打开了大门。

“管事大人……”那老者见了仆人连忙迎了上来。

看着那老者对仆人一脸殷勤的模样,刘禅摇了摇头,这仆人只是州牧府负责采办的下人,但到了这老者口中却成了管事大人,还真是宰相门前三品官。

刘禅赵云也在,仆人听了这句管事大人,心中却升不起丝毫优越感,讪讪一笑道:“张管家,你可以带着你的人走了,回去告诉你家主子,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不过是遇到了那种实在过不去的坎才来,别什么事情都来找我,特别是有违法度的事情。”

“是是,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一万钱都在箱子里,小的告退!”张管家点头哈腰,也不敢看刘禅一行人,连忙带着几个府中的护卫离开了。

旁人离开之后,刘禅才从赵云的背后走出来,打量着这酒楼。

这酒楼一共两层,非常宽阔,中间有一条过道,可以直通后院的厨房,左右两边,摆放的都是食案,一边起码能放下十来张桌子。楼上则是一间间独立的小房间,算是雅间,专门给达官贵人享用的。

仆人在一旁介绍着:“这些桌案还是新的,用上等木料做的,都是白送给公子你的,还有这些东西……”

刘禅环视了一番酒楼的格局,对着林啸仔细讲述了一番改造的具体事项。

这里原本是开酒楼的,可是主人却赚不到钱因此经营不下去,这才便宜了刘禅。但若是刘禅还按照原本的格局来做生意,难免步上人家的后尘。所以只有将房子改造一番,弄些后世新颖的东西出来,才能吸引到食客。

次日清晨,刘禅又早起前往诸葛亮府上读书。

刚出门口,却见昨日的那个仆人在门口侯着。

见刘禅出门,仆人迎了上来,毕恭毕敬的说道:“小主子,已经问清楚了。”

刘禅将仆人拉到一边,询问道:“如何,那酒楼可出售?”

仆人点头说道:“出售,原本要卖五万钱,听我是州牧府的,便只收三万钱,公子可是要盘下来?”

仆人所说钱指的是五铢钱。

五铢钱从西汉开始,就一直是大汉的货币,甚至到隋朝开国时期,也还有再用,可以说五铢钱影响了华夏几百年。

只是汉末三国,天下纷乱,各地方又是滥造钱币,导致钱不值钱。并且有再多的钱无用,因为你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有的地方,一石粮食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一万钱的地步,想要一石粮食,得拿一石钱来换。普通老百姓哪里拿得出这么多的钱来,因此混乱更加剧烈,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乱世真正的货币其实是粮帛。

一个关乎吃,一个关乎穿。

不过荆州,一直是乱世净土,虽然经历了赤壁之战,南郡之战,但刘备拿下荆州也有一年多了。

这一年来,荆州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逐渐稳定起来,诸葛亮又平复粮价物价,稳定货币,因此五铢钱也渐渐开始流通。

不过作为乱世最珍贵的粮食依然很贵,一石粮食要卖三百至五百钱。

东汉安定的时候,若不出现天灾,粮价一般是上不满八十,下不减三十。

比如刘虞治理幽州时期,政策宽仁,劝垦农植,谷物一石只要三十钱。

所以一石粮食的价格,根据其好坏与否,一般是在三十钱到八十钱之间浮动。粗粮陈粮较为便宜,精粮,新粮则较贵。

汉代一石稻米,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三十市斤,也就是六十斤左右。而后世普通精米的价格一般是五十斤一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