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杀尉迟者李恪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313 字 2024-04-21

凉州乃雄城,易守难攻,是为无惧。

大唐人口众多,仅长安城,一户抽一丁,可得百万军,是为无畏。

无畏无惧,便可死战。

李大亮不顾将领劝谏,赶在突厥到达之前,向姑臧城外派出了两支奇兵。

二万骑兵。

东、西各一。

不为杀敌,只为拢敌、袭敌。

一支一万人的骑兵,不求决战,只求袭扰。

便可动若脱兔,敌军想要歼灭,除非数倍,甚至十倍之人进行包抄围剿。

可如果真这么干了,那么突厥主力进攻凉州的时间就会被拖延。

这便是李大亮的目的。

事无不可对人言,李大亮不怕被朱邪克勒知道他的目的。

所以,此计为阳谋。

两支孤军陷入敌军重围,九死一生,绝无幸存之理。

然,李大亮认为值得。

慈不掌兵,这道理二十年前,李大亮就懂。

以二万将士的性命为大唐换得十天半月的应对时间,值!

送大军出城的那天,李大亮与将士们拜别。

跪而磕首,是为拜别。

受某一拜,安心上路。

二万将士虎目淌泪,跪拜还礼。

向南叩首,与国诀别。

愿大唐永存!

萧瑟古道风,铿锵汉儿郎。

毅然北向,再无归期。

……。

都说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敌人,这话他娘的太有道理了。

双方在西北对峙相伴这么多年,朱邪克勒太了解李大亮了。

自然能看明白李大亮派出这两支骑兵的用意。

光天化日之下,如此规模的两支军队出凉州城,就算是瞎子也知道了。

但,这是阳谋。

知道是一回事,如何应对是另一回事。

所以,朱邪克勒避无可避。

既然不能避,那么只有应对。

如何应对?

朱邪克勒停下大军前进的脚步,派出两部东西各八万大军,围剿这两支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