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是二比二,而剩下的高桓,其持什么样的意见就十分重要了,但令双方都十分不满的是,这个时候,高桓的态度却开始变得模糊了起来,对于双方的意见都是一种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
。。。
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灭亡的危险时,还能团结一心的他们,在胜利到来之后,终于还是陷入了分裂之中。
这件事便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镇苗城势力外来者的高柏与高乙,虽然在镇苗城中也收获了不少了的尊重,地位也并不低,但镇苗城终归不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继续留在这里,甚至将这里作为王族以后根基的话,那他们终归要被压一头,而若是回到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的王都,那就不同了,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高松和高杉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
高松和高杉显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希望继续留在镇苗城,甚至将镇苗城的地位上升到王族未来根基的地步,以便在已经损失惨重的王族之中,占据一个最最有利的位置。
而高桓的地位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面,他也是镇苗城的外来者,在这一点上和高柏、高乙一样。但另一方面,之前他所担任族长的高阳氏族距离镇苗城并不远,而且在华胥三族发动叛乱的一开始就加入了镇苗城。
但和高松、高柏这些以前等于被发配出王都的人最为不同的是,他虽然之前已经脱离了王族,成为了高阳氏族的族长,但他之前的身份是王族的七长老,在王族的长老肯定都已经丧命于华胥三族手中的情况下,他这个唯一幸存的长老,无论是哪方占了上风,他的地位都是超然的,未来重建起来的王族,大长老的位置必然是他的,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着急发表意见呢?
最最重要的是,在高复没有表明态度之前就做选择,无疑是最愚蠢的行为,这种蠢事,他才不会去做呢。
作为下属,永远和上司保持意见一致是最重要的生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