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无用的论调,也不是沈耘需要的东西。
他知道,这会儿是真的人心乱了。对于内部人士,沈耘想了想,还是决定写出自己的想法。
“纵观金陵保卫战全过程,进攻方使用的手段不外乎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逐步蚕食防守方的领土和兵力,将防守方削弱到最大的程度后瞬间出击。”
“个人认为,防守方胜利的唯一要素,是利用特战旅在侦查和特种作战上的优势,获取电子对抗团位置,牵制蓝军空中支援,然后由己方对电子对抗团进行犁扫式轰炸,在电磁权上取得均势。”
“电子对抗团被歼灭之后,预备役的力量得到解放,同时启用战争规则,善加利用预备役和民间力量,从而获取电磁权的掌控力。”
“此次作战指挥核心并非第一集团军军长郎天平,而是东南军区合成营参谋长夏锐。夏锐的指挥风格,是极其细腻的。所以在大局的把握上,就欠缺火候。”
“适当地牺牲一部分兵力和领地,让蓝军尝到甜头,那么夏锐肯定会急于扩大战果。”
“防守方在此时派出飞行团对天线厂进行轰炸,彻底切断蓝军的频谱信号传输,于此同时,利用电磁权对卫星信号进行阻断,蓝军势必要各自为政。”
“此时只需要利用特战旅和飞行大队,对蓝军的工兵团进行围剿,那么防守方绝对可以撑过一个月。”
“如果想要扩大战果,那么每天利用特战旅和飞行团搞点事情,蓝军首尾不顾,加上时间太久,跨地域作战物资运输困难,只能不战而退。”
沈耘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这份反击攻略当中,沈耘抛出了三个非常震撼的内容。
首先是蓝军的指挥人选,居然只是一个合成营的参谋长。
其次是引入民间力量,沈耘根本没有在意保密条例这些东西。
至于第三,则是最后为了获取电磁权的完全掌控,直接轰炸天线厂。
要知道,这么重要的军事设施,建造相当不易。一旦轰炸了,想要重建需要花费重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