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遇到汉王,朱棣明显没有用同样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这其间的亲疏显而易见。
方中锦知道“儿子”这种东西,一旦太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像是朱棣,身下子女无数。这血肉亲情再浓郁,被这么分割也就所剩无几了。
唯一能让朱棣感到特别的,或许只有儿子的母亲。
人说“母凭子贵”,这句话确实没错。但是“子凭母贵”也是常有的。
若是朱棣对太子的生母徐皇后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并在徐皇后薨逝后,将这份眷恋都寄托在太子身上,那倒是说得过去。
既然皇上宠爱太子,为何又纵容明显觊觎皇位的汉王,以及与汉王沆瀣一气的纪纲呢?
方中锦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朱棣正是因为想要除掉这两人,所以才故意纵容。好让他们真正做出逾矩的行为。到时候罪名昭彰,朱棣再下手惩罚他们,旁人也不能说朱棣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了。
这样的帝王心术,并不是朱棣首创。《左传》中就有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载。
招是老招,但极其管用,千百年来上当身死的重臣不知凡几。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朱棣对太子朱高炽的喜爱是不容猜疑的。
他或许认为自己者为太子性格太软绵仁慈,自己驾崩之后,怕这太子难以驾驭自己的亲弟弟,更控制不了做大了的纪纲。
所以朱棣才宁愿亲自动手,也不想把这份罪名落在儿子头上。
只是连朱棣也没想到的是,因为方中锦的出现,他的图谋竟然更容易就实现了。
如今汉王被名正言顺的软禁着,而纪纲更是失去了一只手臂,形同废人。
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些,朱棣才特别能容忍方中锦的桀骜吧。
方中锦叹了一声,心说:这朝堂到底不是久留之地。朱棣今日用我,我做什么都不计较。他日我没用了,何尝不是纪纲的后人?待我完成了武当派的使命后,必然要离开这里才成!
ps:新书《我欲疯皇》已经发布,新书只有得到阅读点击才能又推荐。只有得到推荐才能有未来。请大家不吝赏光,移步赐教,细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在方中锦放言让皇上来找他之后,朱棣还真的在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来到了方中锦租住的小屋。
这个行为对于朱棣来说既是奇耻大辱,更是一件不顾安危的冒险事。
要知朱棣虽然是马背上的皇帝,但方中锦这屋子里却住着两个武功绝顶高手。
就算朱棣将人马安排在左近,但也来不及在事发之后及时赶到救朱棣一命。
既然如此,朱棣索性真的一个人都不带,就这么坦荡荡地来了。
光从这一点来看,朱棣显然最初就没打算将方中锦治罪。否则的话,凭他一人来此,无非是送羊入虎口了。
而在朱棣听了方中锦一段讲述之后,既得知了他离京之后一段经历,更是曾侧面了解了他心腹大患朱允炆一些过往。
正在朱棣筹谋难断的时候,方中锦却是忽然说道:“陛下真正的敌人,卧榻之边的隐患。难道皇上就不在意了吗?”
朱棣听了这话,抬眸看了方中锦一眼。
就见他继续说道:“朱允炆远在异国他乡,身边连个手下都没有,自然无法威胁皇上。
但是在这京城之中,却还有一支实力不弱,神出鬼没的力量。以臣之见,他正打算撬动皇上身边那些有真本事的年轻人。
若放任下去,实则是养虎为患啊!”
朱棣一听,好笑说道:“这就是你有恃无恐的原因吗?竟然放一句话让朕来见你,朕还就真的来见你!”
说到最后,朱棣面色严肃,两道浓眉倒竖。
他朱棣作为一朝天子,竟然低三下四地来见方中锦。光凭这一点,也值得朱棣拿来敲打敲打方中锦。
没错,朱棣此刻确实需要依仗方中锦。但是也不能让这臭小子拿着鸡毛当令箭,从此忘了大明朝是姓什么的。
方中锦却像是毫不害怕一样笑着道:“臣当时为了皇上的江山安稳着想,必须立刻将琉球女王保护在安全地方。若是臣轻举妄动,被人利用了机会伤到女王,有损的可就不单单是女王一人了。”
朱棣吹胡子道:“胡搅蛮缠!”
方中锦忽然又说到:“再说,臣为皇上接连立下这样大的功劳,想来陛下不会寒了臣子的心。”
朱棣奇道:“怎么?异人馆的事你至今没有眉目。竟然就说自己立下大功劳。岂不是太狂妄了一点!”
方中锦一躬身道:“异人馆之事,将是臣为皇上立下的第二场功劳。这第一场功劳嘛,就是为皇上扫清了两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