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子

剑破江山 嘿嘿写书 2418 字 10个月前

其实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的关系极其尴尬。

世人都说朱棣偏爱与自己最像似的汉王,而汉王三十岁的人了,仍旧不肯就番,死活赖在京城不走。

这些举动看在众人眼中,都知道汉王摆明了是觊觎皇位。

更耐人寻味的是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没有态度。

不论是不肯就番还是在京中拉拢结党,朱棣都没有表示出任何态度。

这也由不得众人作出朱棣偏爱汉王的猜测。

如果换作任何一个寻常人,处在太子朱高炽的位置上,都应该是惴惴不安,并且对弟弟忌如蛇蝎的。

更别说朱棣的皇位就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难保朱高煦不会子从父业。

朱棣像是无意一般提到太子的弟弟如今不太高兴,这说的自然是他围攻瑞恩伯府,却没能捉拿到万洪福的事情。

如果换了一个人,说不定就要乘这大好机会,好好参上弟弟一本。顺便数落两句汉王在京中跋扈的话来。

但太子朱高炽像是对京中发生的这起大事浑然不觉一般,只说汉王朱高煦因为新丧幼子而伤心。

方中锦自然不会相信一朝太子会对京中的大事毫不知情。

那么只能说是朱高炽故意不想在父亲面前提起弟弟的跋扈僭越之举。

只是他虽然将这个大好的告状机会白白放弃,却还是换来了朱棣的真心满意。

最后朱棣用明黄色的软巾抹了抹嘴。这是他饭毕的信号。

朱高炽与方中锦同时站起,表示要告退。

朱棣和蔼地笑着,说道:“好吧,你们都去歇息吧。朕午后还有奏折要批复,便不留你们了。”

方中锦与太子朱高炽得了旨意,都从寝宫中退出。

按说太子身份尊贵,应该先走一步。

而方中锦则该等太子走后才能出宫。

只是他们两人一步出寝宫,这位胖大的太子却出声道:“方大人请留步,本宫有一事相询。”

方中锦在朱棣的书房中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倒不是他自持武功天下少有匹敌,就敢不把皇上放在眼中。

就算是万洪福这样比他还高上一线的大高手,仍旧被一个亲王逼得不见天日。

若他真的对皇上的做出什么威胁,恐怕朱棣就算是倾尽皇权之力,也一定要把方中锦给除掉再说。

而方中锦之所以能这样有恃无恐,只不过是因为朱棣如今最窝火的还是京中有一股他完全抓不住地黑暗势力。

而尝试过各种办法的朱棣,如今只剩让方中锦再试一试这条路可走了。

至少在两个月内,朱棣还不至于忍不住这口气。

待方中锦将异人馆主人揪出以后,他便不会再留在京城,更加不需要担心朱棣之后会给自己穿小鞋了。

而朱棣却是是个明白人。他当年为了躲过朱允炆的猜忌,装疯卖傻吃猪食都做过。

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方中锦,他又怎会容不下了?

果然朱棣想明白这一节,便立刻转换了神情,甚至让方中锦陪同她一起用膳。

这样的礼遇,整个大明朝中能享用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难怪朱棣的旨意已经传下去,更是惹得偌大皇宫中人人惊诧,更要打听这方中锦的底细了。

待他们二人来到寝宫,便分君主坐定。

早就有小太监将几个食盒恭恭敬敬地送进寝宫,并小心翼翼地布在桌上。

难得的是端上桌的菜肴并不是什么稀罕少有的精贵货色。

仅仅是一些腊鸡、肉脯之类的寻常食材,再佐上一些精细的小点罢了。

甚至盛放菜肴的盆子也没有外面那些皇宫大臣用的精致。

方中锦自幼被母亲严加教育,与朱棣一同用餐之时倒是谨守礼节,颇有谦谦公子的风度。

这些表现都看在朱棣的眼中,他也不由地点了点头。

这方中锦果然不是寻常武夫可比,就冲这青年表现出的礼节,让司礼监也挑不出错来。

两人不咸不淡地一边用膳,一边说些风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