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动

剑破江山 嘿嘿写书 2395 字 10个月前

方中锦继续看着地上的麻布。原来这图上的米价大致稳定,各地驿馆则没什么规律。

只有从京城到襄阳这一路米价却比别处高上一些,驿站也皆近没什么空房。

从这一条路线可以看出,这应是有一支队伍从京城出发,一路向者湖北赶来。

如果能有什么大队人马从京城出来,那必定只能出于天家。

其他势力不论是黑道还是白道,都没这么大的胆子张扬出行。

就算真有必要派出一支大队伍离开京城,只要不是皇家兵马,都必须打散了在外重新集结。

否则单单是被朝廷疑忌,任你多大的势力也必须打断脊梁。

而这支队伍显然也不是要去同外国交战的。

不光是因为如今天下还算太平,未曾听闻有什么蛮族犯边的消息。

更是因为但凡打仗,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

一般为了保证远征军不至于在战场上饿死,必然有一支粮草队伍同行。

而如今这支队伍一路前行,随之是路上的粮草价格微微上涨。

这涨幅虽不夸张,但也说明了朝着襄阳赶来的队伍并未附随粮草大队,全靠周边官府支持队伍的粮草供应。

那么这支队伍就绝不会是去关外打仗的。

诸多线索加在一起,方中锦不得不怀疑大队人马的目标正是襄阳城边的武当山而来的。

朝廷正派遣一支大队向武当山挺进!

如果这推算不错的话,那便说明朱棣竟然要对武当山动手了!

这事情极不寻常,因为朱棣向来对武当派礼敬有佳,各种封赏不断。

如今竟突然对着武当派兵。方中锦第一个想到的的可能就是还停在武当内廷正殿里的两具棺木。

这棺木中停放的是汉王的一对儿女的尸身。只是这尸身如今像是瘪了的皮囊一般,可怖至极。

如果朝廷发兵,只是为了这对少年,那实在是太大动干戈了!

方中锦在山崖边上偶遇应文昌,更是撞破了他可疑的形迹。

怪就怪在应文昌所作所为虽然古怪,人却是极其坦然,甚至让方中锦来猜猜他做的到底是什么。

方中锦发现了这图上所绘制的是大明各地的米价和驿站空屋数字。

这些数据初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外国细作才会存心收集的。

但应文昌表现的极其坦荡,显然不担心方中锦会去告密。

方中锦也站得远些,将视角从一个一个细密的城镇驿站拉至正幅大明堪虞图,这才发现其中有一个问题!

方中锦立刻转头问应文昌到:“这些数字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应文昌点了点头,知道方中锦这小子也发现了图中问题。

只见他环抱双臂,说道:“这些数字虽然都是近日的,但无法精确到同一天。总是在最近一个月中的数字。”

方中锦却是惊异的问道:“这些数字可做的了准?”

应文昌叹了一声道:“我何尝不希望数字是错的。

但是‘天师盟’给出的数子向来准确,有口皆碑。”

方中锦奇问道:“天师盟?这是何门何派?”

方中锦在华山上的时候,仇松鹤曾为他简要介绍过江湖各盟各派的掌故。

但他从未听说过什么“天师盟”这样的门派。

应文昌摇了摇头说到:“这并不是什么武林门派,只是天下相师之间自发组成的一个互通消息的联盟。”

方中锦沉默的点了点头。

应文昌又称卜算子,平日里最爱研究易经、相术。

若他能联系上卦师之间的联盟也不是奇事。

只是方中锦忍不住问道:“恕小子冒昧,只是不知道天师盟要收集这些数字作甚?”

方中锦始终对这个联盟的用心有些怀疑。仍谁花大功夫收集大明全域各种民生数字,那动机都是极其可疑的。

应文昌一笑道:“说你这人心思重,还真不是冤枉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