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臣有灭士族之法

逍遥小地主 木子蓝色 3292 字 10个月前

考科举,一要地方官员举荐地方乡野有才名的乡贤,二则主要是地方官学和京城国子监里的学生,而这些官学里的学生,则又以贵族和官僚子弟为主。因此弄来弄去,能迈入科举这个门槛的人非常少。

兼之唐朝的科举考试又非常的不科学,考的内容有些杂,录取的标准更乱来,不糊名考试,甚至录取士子还是以门第和名气为主,这种不以成绩为首要标准的科举考试,最后哪能真正成为取士考试呢,不过是给了贵族勋戚和官僚子弟们多了一个入仕之阶罢了。

士族想玩科举,都还玩不过朝堂上那些制定规则的勋戚官员们,更别说真正的寒门庶族,以及普通百姓了。

可士族虽然朝堂上玩不过贵族们,科举上也处于下风,但还是那句话,他们垄断学术啊。

朝廷虽有官学可才几所?国子监虽有几千学生,但又有几个是真读书的。地方州县,往往一州一县才一所官学,几十个学生而已,而一州一县又有多少人口?

最终结果就是到现在,关陇集团都兴替几个王朝了,但他们都离不开士族。虽然他们一直排斥打压士族,可却又离不开他们。

王朝承平越久,甚至越离不开他们了。

一个衙门,哪怕主官次官都是那些功勋派,可下面的人总归还是得落在士族出身的这些官吏手里。其实在越底层,士族和豪强们所占据的比例越多。

总的来说,大唐如今的情况就是,朝堂之上,是以关陇集团和山东新贵们为主,其中也有不少早年与武川集团合流的关陇豪右。这群豪强里,也有一些以前不怎么被关东士族看的起的士族。

而在中央和地方各衙门里,士族占据中低层的位置。

在更底下的乡村,则是豪强和宗族们把持控制着。

这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也可视为金字塔结构,相对稳定。

从隋统一天下到唐再拥天下,朝堂上和士族的争斗,其实是在打响他们对上层的侵蚀,不让他们占据更多的话语权。但对于中低层的位置,他们却又无可替代。

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这就是从杨广,到李世民,再到如今李治这些皇帝对士族的忌惮之处。

别看崔知悌才不过五品官,一个小小员外郎,但天下士族,五姓七家为首,光这五姓就不知道拥有多少人了,他们可基本上都是读书人,哪怕不入朝为官,不能科举入仕,但到各地州县衙门里当个吏员,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甚至他们就算不去做吏,就算在家注注经书,办个私学授授课,那也是影响巨大的。

“陛下,臣也早看不惯这些士族的嘴脸了,臣有办法对付他们,釜底抽薪之法,能让他们再无法嚣张,不但不可能恢复魏晋之时的猖狂得意,甚至连如今这般狂妄的资本都再不复有!”

“陛下,臣有灭士族之法!”

唐朝的药铺里总能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石炭、比如硝石、比如石碱、比如硫磺、水银、铅等有太多太多在李逍看来根本不是药材的东西在这里出售,什么面药、什么澡豆、珍珠等,李逍的到来,还让药铺又多了药酒、香水、肥皂等不少东西。

药店里的其实不仅有药材,还有丹材,更有不少生活用品。

做为拥有一家生药铺的李逍,知道道士们练丹的石炭,在皇帝看来也挺正常。毕竟那些道士们烧炉炼丹,可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都会往里添的。

太宗晚年,身患重病,结果服用了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丹,结果病情加重。

李治对丹药不太相信,哪怕道家是他李家礼敬之教,什么延年长寿的丹药,就更不相信了。

不过如果道士炼丹的石炭能够让冶铁更加便利,能提高大唐铁的产量,那么李治就不会在意石炭还是木炭。

李家的室外游泳池让皇帝李治很喜欢,虽说皇家更奢华的也有,可就没李家的这种设计新奇,尤其是泳池加上躺椅、凉棚,再配上四脚短裤和冰镇的酸梅汤或西瓜,真是让人爽的不愿离开。

李治很羡慕李逍那潇洒的泳姿,在池子深水区里能够跟条鱼似的游动。

他一堂堂天子,却只能在浅水区里趴着,还得骑着一只充气的皮羊。

“瑞卿啊,你跟崔员外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啊?”

李治一开始还觉得骑着一只皮羊在水上很没面子,可一会就已经习惯在清凉的水上飘浮的这种美妙感觉了,更何况李逍还让人弄了个大木托盘,上面摆着好几样新鲜的水果,还有冰镇的酸梅汤。

托盘飘浮在面前的水上,在池水里也能边爽边喝。

“崔知悌?”李逍躺在由几张充气的羊皮组成的一张羊皮躺椅上,很潇洒,很享受。

“还有哪个崔员外,不就是他么。崔知悌的三弟崔知温在御史台为殿中侍御史,他上奏弹劾你。无缘无故的,总不可能弹劾你的。”李治端着杯酸梅汤,喝的同样美滋滋的。

每次来李家,总有意外惊喜。

李治以前只见过羊皮充气做成的羊皮筏子,还是头一次李逍在自家泳池里也用上这玩意,还弄成了这么可骑可躺的好玩意。

“无耻。”

李逍听说崔知悌居然让兄弟弹劾自己,还真是忍不住痛骂道。

“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