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宣德通宝

明王首辅 陈证道 3279 字 10个月前

赵大头的名字叫赵醒,乃当初在江西跟随徐晋的十一名亲兵之一,现在是五百营的一名百户。这货听到徐晋召唤,立即带着十几名悍卒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帮忙翻沙子,瞬时间烟尘滚滚。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很快,更多的铜钱被发现了,总共得了十二枚,均是崭新的宣德通宝。徐晋的剑眉不由拧了起来,现在他基本可能确定有人在私铸铜钱,这可是抄家杀头的死罪啊,不过让徐晋颇为不解的是,私铸铜钱者为何不山寨更近的弘治通宝,而是去山寨近百年前的宣德通宝呢?

徐晋的目光不由落向巡检司,这些铜钱是在这里发现的,自然是巡检司的嫌疑最大,当然,这也不能证实就是巡检司搞出来的。

“大人小心!”赵大头忽然大喝,迅速地解下背着的燧发枪,其他十几名五百营弟兄也立即做反应,把徐晋团团护在身后。

这时太阳已经差不多完全沉入地平线了,苍茫的暮色之下,正有一艏小渔船快速地向着河口驶过来。见到只有一艏小船,赵大头倒是淡定了,所以没有呼叫巡检司内的其他弟兄增援。

“咦,好像是朱县令啊!”小舅子谢三枪目力好,率先脱口而出。

随着小渔船越驶越近,徐晋这时也看得真彻了,船上果然正站着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高大家伙,赫然正是东台县令朱纨。

“徐大人!”朱纨站在船中间挥手朗声大喊,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四名悍卒正卖力地划着船。

徐晋见状越众而出,迎了上前笑道:“子纯兄,可把你们盼回来了,追上了倭寇了吗?”

朱纨大笑道:“倭寇倒没追上,不过途中灭了东沙岛的一伙海盗,斩杀两百多人,包括两个头目在内,一共生擒了一百二十五人。哈哈,五百营真是战力非凡,若是咱大明的官兵都有这种战力,别说区区倭寇,就算是北方鞑子也能弹指间灰飞烟灭。”

朱纨此刻显然极为兴奋,还没下船就一口气说了一大通,这才纵身一跃上了岸。

徐晋不禁恍然,难怪这么久都没回转,原来跑去剿海盗了,连忙追问怎么回事。

朱纨摸着咕噜咕噜打鼓的肚子笑道:“子谦兄莫急,待某家填饱肚子再细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欢迎你!

?奉旨钦差徐晋在海边遭遇了一伙倭寇,不仅把倭寇击溃了,而且还当场斩杀近百,生擒了十几人。这条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东台县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附近的老百姓都纷纷跑到西溪巡检司看热闹,甚至有人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

这也难怪,沿海的百姓多年来深受倭寇之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对倭寇简直恨之入骨,偏偏地方卫所的官兵又不争气,见到倭寇就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甚至比老百姓跑得还要快。

就拿去年的宁波“争贡事件”来说吧,两伙倭国人闹矛盾,公然在大明国土上烧杀抢掠,从宁波府杀到绍兴府,纵横几百里,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简直是大明的耻辱。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兵的一次次无能,让老百姓一次次地失望愤怒,可以说,现在沿海一带的老百姓已经完全对官兵不抱希望了,见到倭寇来抢掠就立即逃跑,逃不掉只能自认倒霉。

正因为如此,今天突然听到官兵竟然打败了一伙倭寇,而且还斩杀近百人,生擒了十几人,老百姓们瞬间就炸窝,都抱着怀疑的态度跑来西溪巡检司看个究竟。

正所谓耳听不虚,眼见为实。当老百姓们看到近百具倭寇尸体堆起来的尸山,还有那十几名被五花大绑的活倭寇后,自然都信了。

这些老百姓兴高采烈,一个个咬牙切齿,也不管官兵同不同意,立即便搬来柴草把倭寇的尸体全部烧成灰烬,然后疯狂地抛撒。那十九名被生擒的倭寇亦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了十七个,要不是五百营的弟兄冒险抢回了两个,恐怕所有活口都要死光光了。

尽管如此,那两名侥幸捡回性命的倭寇也被打得很惨,一个四肢都断了,另一个比较幸运,只被咬掉了半边耳朵。由此可见,老百姓对倭寇确实恨入了骨髓。

一众老百姓发泄完心中的怨气,纷纷对着巡检司大门跪倒叩头,痛哭流涕地感谢钦差大人为老百姓报仇撑腰,有人甚至大声哭诉起自身的遭遇,痛斥倭寇的种种恶行。

徐晋虽然坐在巡检司的大堂内,但还是能够听到外面老百姓的哭诉。本来眼睁睁地看着十几名倭寇被虐杀分尸,徐晋还是有些于心不忍的,但此时听到老百姓们痛斥倭寇所做出的种种恶行,内心便坦然多了。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倭寇也算是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同情。

当老百姓们发泄完陆续离去后,东台县的士绅们又组团来到了西溪巡检司,抬来了几头宰好的大肥猪,还有数十坛美酒前来慰劳击败倭寇的勇士。

领头的士绅叫郑世荣,乃东台县首屈一指的大地主郑家的家主,此外,本地豪族李家和何家的家主也来了,徐晋亲自接待了这些人。

傍晚时份,西溪巡检司所在的上空升起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香和酒香。徐晋送走了东台县那些士绅后,信步行到巡检司外的沙滩上,小舅子谢三枪机灵地跟在后面,而十数名荷枪实弹的五百营悍卒则落后十米守卫,以防不测。

巡检司外面这片沙滩很大,平时乃巡丁们操练的场所。夕阳从身后照来,把徐晋和谢三枪的身影在沙滩上拉出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