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君臣论政

明王首辅 陈证道 2323 字 10个月前

徐晋淡然道:“整吏治、清田庄、改税制、开海禁。”

记得万历初年,张居正便改革过明朝的税制,被称为“一条鞭法”,这着实让大明空虚的国库充盈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一条鞭法”刚刚推行全国,张居正便病死了,“一条鞭法”也被满腹怨气的万历皇帝完全推翻。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吏治确实应该狠狠地整顿了,从山东的粮仓亏空案便可见一斑。如今户部已经在着手清理田庄,开海禁暂时还不可为,徐卿觉得我朝现行的税制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徐晋倒是被问住了,他前世虽然喜欢看史书,但也只限于浅尝辄止,所以只知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卓有成效,却记不得具体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好像有一条叫“摊丁入亩”,就是将徭役并入田税中一起征收。

“事关国税大政,臣可不敢乱说,待臣仔细斟酌总结,然后再写下来给皇上参考吧!”徐晋道。

朱厚熜闻言也不以为意,相反,徐晋这种审慎的态度反而让他更加放心和满意,走回桌旁坐下,在果盘上拿了一块西瓜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徐晋也用“蟹钳”取了一块西瓜,君臣两人正啃得不亦乐乎,管家大宝便屁颠屁颠地行了进来,先向朱厚熜叩头行礼,然后便喜滋滋地道:“老爷,孙礼那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玻璃镜子竟让他给造出来了。”

徐晋喜道:“当真?”

大宝笑兴奋地道:“老爷自己去看看吧,人在前面客厅,造好的镜子也带来了。”

“嗯,朕也去!”朱厚熜唏里哗啦地把手中那块西瓜啃干净,洗过手后与徐晋一道往前院而去,这小子现在穷疯了,听到赚钱的行当便来劲儿。

仲夏时节,阳光猛烈,不过徐府的花园中绿树成荫,又有假山渔池,在这炎炎的夏日倒是个清凉的好去处。

此刻鱼池旁的小凉亭内,徐晋和小皇帝朱厚熜对席而坐,桌上还摆放着茶具和一盆时令瓜果,君臣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一名相貌普通的婢女在一旁侍侯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春初夏这两棵小白菜越长越水灵了,特别是站在一起时,实在有点祸国殃民,而朱厚熜这小子也不再是当年十岁的小屁孩,已经识得男女之事,如果看中了这对孪生姐妹花,那倒是件麻烦的事,所以徐晋没有让姐妹两人跑来跟前晃悠。

倒不是徐晋把初春初夏当成禁脔,实在是不喜把女人像货物般送来送去,当然,如果初春初夏以后有了心仪的男子,徐晋倒是乐意成全。

凉亭旁边是一棵老蟠桃树,树干呈s形,造型十分有艺术感,估计是整棵移栽过来的,树上的桃子已经有拇指头大小了,朱厚熜弯腰在地上捡了一枚落果,随手扔到这栏外的鱼池中,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几尾锦鲤以为有人投食,立即欢快地游了过来,结果很快又无趣地游回假山的阴影下。

朱厚熜叹了口气道:“连鱼都这么现实,以为有食物便趋之若鹜,发现不是食物便弃如敝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欺我也。”

徐晋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剑眉,问道:“皇上为何如此感慨?”

朱厚熜神色怏怏地道:“还不是银子的事情闹的,去年国库支入不足400百万两,京中各衙门各营卫所官员俸禄就花去了135万余两,输边军饷236万余两,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开支,共支出超500万两,入不敷出啊。有些边军已经欠饷数月,边将纷纷上奏本催饷,户部却天天跟朕哭穷……唉,朕担心若再发不出军饷,边军恐怕会跟那些鱼一般,弃朕如敝屣。”

徐晋不禁暗暗心惊,他只知道大明目前国库拮据,却不知道竟拮据到这种程度,偌大的国家一年的入库税收竟不足400万,财政赤字超过25,长此下去可就危险了。

徐晋正容道:“皇上,恕臣直言,边塞苦寒,戍边将士本来就艰苦,若是连粮饷都发不出来,如何能令他们尽忠职守?”

朱厚熜略有不悦地道:“身为我大明将士,难道没有银子就能置国家安危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