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正沮授进言,蓟人天南海北,包罗万种。便偶有水土不服之症,良医亦可治愈。不如从客庸之家,择客籍满五载,不及十载者。十万户,迁入丰州,编户为民。再择岭南五万户,一并迁入。万余都护属吏之家,亦同迁来安居。再补八种西羌,四氏云霞各万户,共计二十万户。并约定,迁居丰州满五载,可为蓟人。毋论世代定居,亦或是举家迁回蓟国,但凭所愿。
如此,不出数载,丰州当归于王治。
便有幕僚求问:若五载之后,编户皆迁回国中,又当如何。
沮授答曰:无妨,再择五载客籍,十万户,迁入丰州继之。
如此,以五载为限。汉人不断,汉风不减。不出三代,丰州归汉。
此策大妙。
蓟王轻轻颔首:田宅又当如何授予。
沮授答曰:丰州一季三登。一顷,便作三顷也。免客税。或行三十税一,或免五载赋税。必有客籍,举家迁往,甘之如饴。
免客税,入蓟籍。再除五载赋税。更有三登一季。
正如沮授所料。必有客籍,蜂拥而来。
倍思前后,蓟王欣然言善。
王命,迁国中客籍十万户,岭南汉人无万户。四氏云霞各万户。都护府吏家眷一万户。齐来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