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饲料

肖州长走到大锅前面,用勺子搅动了一下大锅里的糊糊,又看了看一边打出来的近千斤大米:“老何,你好歹给娃子们加点大米熬顿粥吗,真的全吃这个啊?”

猎户叔说道:“没事儿,现在的娃子们那是没经历过六几年年,那年月别说饲料,能有一口高粱野菜都是苍天开眼!”

一群人围成一圈,猎户叔从袋子里翻出一袋盐,抖了一些进锅里,调和一下,给所有人的碗里轮流舀了一大勺:“别客气,可劲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肖州长蹲在猎户叔身边:“老何你准备还挺充分,盐都考虑到了。”

猎户叔说道:“跑山匠么,别的都可以没有,带盐那是习惯了。对了,你们盐够不?”

老王说道:“啥都缺啊……可我这……实在不好意思跟老哥哥你张嘴……”

猎户叔说道:“这次我们每人带了一斤盐,也有小一百斤,一会你们拿去吧,唉,几万张嘴啊……”

老肖说道:“那不行!今天空投了三次,可效果实在不理想,这鬼天气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转,在空投有效之前,你们这里是重中之重!”

猎户叔说道:“我们没事儿,小鸡开口料淡点,其余饲料尤其是大猪饲料里边,盐是现成配好的,娃子们要是嫌味淡,就给他们补点那个!”

就在这时,两个老外闯了进来,举起数码相机一通狂拍。

肖书记站起身来怒斥道:“你们干什么!”

一个老外估计也是中国通,呵呵冷笑道:“我知道你,你是救灾总指挥!有人跟我们说你们这里开始打米了!然后你们几十个指挥者便过来。开——小——灶!你们全都等着被曝光吧!”

肖书记一挥手:“控制起来!”

另一个老外一副怡然不惧的样子:“门外还有无数的群众!他们就是来看你们的丑恶嘴脸的!你有本事将我们全部抓起来!”

肖书记转头一看,果然,门口已经站着了好些群众。

老王对着他们招手:“都进来吧,既然来了,那就看清楚看明白,不要被谣言迷惑了眼睛。”

群众们磨磨蹭蹭地走了进来,站了一地。

肖书记对外国记者说道:“你们知道这里开始打米,可知道打了多长时间了吗?”

一个老外梗着脖子道:“我知道!你们是十一点十五分开始打米的!”

肖书记一挥手:“那就好!老何,过称!”

猎户叔让王大力推来磅秤,队员们一袋一袋开始称粮食,最后称出来八百来斤大米。

肖书记说道:“这是我们县目前唯一一台打米的机器,四点五千瓦功率,每小时能够出米三百公斤,现在是十二点十分,也就是说,李家沟突击队打出了四百公斤大米,苗娃,为什么超出了机器输出?”

苗娃说道:“那是因为我们去掉了簸米环节,打出米来自己用风斗分出米和糠,现在能省些油就省些油。”

肖书记对着群众们说道:“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打出来的米,全在这里堆着,我们干部,还有李家沟的突击队员们,一粒粮食没有动过!”

说完一指那口大锅:“知道他们吃的什么吗?!饲料!喂鸡的饲料!”

两名记者还不相信,拿勺子搅了搅锅子,果然里边一粒粮食都没有。

乡亲们看着锅子旁边的几袋饲料包装,再看着锅子了和饲料一个颜色的糊糊,什么都明白了。

不少人满脸羞愧,好些人已经泪流满面。

第一千章饲料

万家坝,粮库。

李家沟突击队二十人来到了这里。

武警有一个小分队,六个人守在这里,还有两个粮站的幸存员工。

猎户叔交出字条,小队长表情一松:“何队,听说城里损失惨重,需要粮食,我们这里粮食管够,可就是生谷,没法处理啊。”

猎户叔说道:“我们都是村里人,先看看吧,总能想出法子来。”

粮库在老城区,不少仓房已经倒塌,露出一麻袋一麻袋的稻谷。

猎户叔神情一松:“娃子们,找找有啥能用的!”

大型机械靠不住了,就算找到发电机也带不动,突击队开始搜寻小型农机。

很快,苗娃在一片老仓房里,找到两台老式小型四点五千瓦打米机。

不过电力问题还需要解决。

众人继续翻找,终于在一间配电设备间里,找到一台五千瓦发电机。

不过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理论上,五千瓦发电机仍然是带不动四点五千瓦打米机的,全压启动,烧电机的几率九成九。

苗娃说道:“没关系,我们可以把电机改成星三角降压启动,低压启动达到一定转速后会转为全压,这样就能避免烧电动机了。”

猎户叔照他头上就来了一下:“别瞎说!什么三星三角的!你啥时候又懂这个了!”

苗娃不服:“前两年鱼塘电泵抽水,换水,皮娃老说没钱让我先凑合着用,我跟着电机班的人学过几手!后来都是我一个人搞下来的好不好?”

万大力说道:“苗娃是我们水产部出了名的多面手,苗娃我们给你帮手,你说怎么弄,我们先试试看!”

苗娃看着配电间:“就将这个配电间用起来,大力哥赶紧带人找油料,要九十号以上的汽油,就是汽车用的那种!还有电线!”

……

北江,空中突击队员们在中午时陆续抵达,找到了临时救灾指挥中心。

干部和警力严重不足,让书记老宋和县长老金心力交瘁。

粮食紧缺的危机,也让形势变得岌岌可危。

突击队员们的及时到来,总算让书记县长松了一口气。

关键是,他们还带来了好几队民兵队伍!

原来除了司星平,好几组队员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处置方法也和司星平类似,从冲突的两方中带走一方,将当时的局面平缓下来。

而带出来的这一支支队伍,一边行进一边整合,现在一入北江,立刻成为了一支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有政府的时候,人们的眼光总是落在它的瑕疵上,对它总是差评为主。

可真到没有政府了,人们才发现了丛林法则的可怕!

有了这支数百人的队伍,老金和老宋立刻将物资监管起来,几处工矿,司星平处置了几人之后,也将他们囤积的物资征用,集中由救灾中心同意实施配给制度。

北江,正式进入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