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挺身而出

湾区之王 磨砚少年 3513 字 10个月前

现在,桑切斯在喷气机队内的地位岌岌可危;更糟糕的是,接下来,他将进入自己新秀合同的最后一年,按照如此情况演变下去,他很有可能就将失业。所以,这一次的个人技巧赛,对于桑切斯来说,是一次救赎,也是一次证明。

可惜的是,面对卡姆的咄咄逼人,桑切斯错失了良机,然后就被卡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上。

在众人的瞩目之中,桑切斯卡壳了,而卡姆则丝毫不显慌乱,堂堂正正地挺起了胸膛,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似乎表示着自己的谦虚,笑盈盈地说道,“总是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不是吗?”话虽如此,但眼神之中,自信和骄傲的光芒却没有任何动摇,彰显出了必胜的信念。

见闻,桑切斯也连忙挺身而出,扬起声音表达了信心,“我认为我有很大的机会。”

科尔曼看了看卡姆,又看了看桑切斯,视线最后落在了陆恪的身上,“他说,他是冠军;而他说,他有机会,那么你认为呢?”

陆恪轻轻耸了耸肩,抿了抿嘴角,满不在乎地说道,“是的,他就是冠军!”

四两拨千斤的回应方式与卡姆的志在必得形成了鲜明的落差,个中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但科尔曼却不愿意轻易放过炒作话题的机会,进一步追问到,“可是,你的传球准度一向为人们所称赞和讨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新秀训练营时就是如此了,难道你对冠军没有想法吗?”

陆恪轻笑了起来,坦然地承认到,“是的,我有一些技巧,我会竭尽全力的。但新秀训练营时没有能够帮上忙,我也不确定今天到底结果如何。”

新秀训练营之后,陆恪成为了落选新秀。

一个自嘲的调侃,剑拔弩张的气氛就再次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科尔曼也适可而止,顺势把话筒递给了罗莫,“托尼,那么你觉得谁能够赢得最后的比赛?”

“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不是我。”罗莫狡猾的回答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而后罗莫就开始甩锅,“马特,你觉得呢?”

无辜躺枪的马特-莱恩流露出了一脸懵逼的表情,满头问号似乎已经可以具象化了。

陆恪适时地补充了一句,“他是一个行动派,不是一个语言派,他已经做好准备了。”潜台词就是,莱恩已经做好争冠准备了。

莱恩无辜地看向了陆恪,他脑门上的问号就已经要挤不下了。

“观众朋友们,我是沃尔特-科尔曼,欢迎收看nbc电视台职业碗的第一部分技巧赛。”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站在场地正中央,直播红灯亮起之后,科尔曼轻车熟路地做起了开场,而后半转过身,示意了一下身后的汹涌人潮,脸上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

“对于每一年收看职业碗的固定观众来说,今年显然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置身于阿罗哈球场之中,全场球迷正在激动而亢奋地等待着全新技巧赛的正式登场,显然,这一次的对决已经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科尔曼让开了位置,摄影师开始捕捉阿罗哈球场的全景,汹涌沸腾的人海浪潮严严实实地侵占了镜头,透过电视机屏幕清晰地将这股震撼传递到北美大陆,引发了一阵阵热议狂潮,社交网络之上,职业碗的话题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

“在今年的技巧赛里,国联与美联的对决正式节目之前,联盟设置了个人挑战赛项目,涵盖了四分卫、外接手、锋线球员、角卫、安全卫等等,每一个位置都拥有相对应的个人项目,并且向联盟所有球员开放了报名申请。”

“每一名球员都以个人名义出战,最后,每一个项目都将角逐出冠军。冠军可以收获一座技巧赛奖杯,同时,他们还将集体平分十五万美元的奖金。”

“显然,这已经引发了球员们的参赛热潮,目前,个人赛项目足足出现了一百五十九名报名参赛的选手。昨天,技巧赛已经进行了第一轮淘汰赛,每一个项目最终选拔出了六名选手参赛,关于淘汰赛的视频录像,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在nfl官方频道点播收看。”

“在个人赛结束之后,传统的技巧赛对决将正式上演,国联对阵美联,输家可以带走十万美元奖金,而赢家则获得二十万美元的奖励。今年,最大的悬念就是,个人赛的冠军,到底是职业碗选手更胜一筹,还是职业碗落选选手能够脱颖而出?现在,竞争的热浪已经扑面而来了!”

行云流水的介绍,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了今年技巧赛的全新面貌。至于具体的相关细节,科尔曼则留给了比赛直播进行的过程来详细说明。

开场结束之后,科尔曼手持话筒,指引着摄像机跟随自己的脚步,进入了场地内部,朝着正在热身的球员们进发,镜头就仿佛观众的眼睛和脚步一般,一步一步地推移,带领着每一位观众近距离地走进那些职业球员身边。

“伙计们,伙计们,朝着我这里聚一聚。吼吼吼,太多了太多了,镜头就要塞不下了,散开,散开。”

科尔曼的一句话立刻引发了骚动的连锁效应。

这不是nba的全明星周末,而是nfl破天荒首次尝试冒险的个人赛,申请报名的球员,要么是新秀,要么是替补,要么是苦守寒窑多年的无名小卒,每个人都殷切渴望着曝光率,此时看到了镜头,一个个都眼冒绿光地冲刺了过来,科尔曼顿时就吃不消了。

但恰恰是如此真实的状况,反而是让观众们看到了球员们球场之外的不同面貌,反而是成功地刺激了话题,带动了收视。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摸着石头过河的科尔曼终于理清了思路,脚步在参赛四分卫的身边停了下来——以项目类别为单位,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地展开采访,整个场面就条理分明了起来,同时也可以保证球员们的上镜分量。

“伙计们,你们觉得,谁能够赢得今天的四分卫传球准度技巧赛?”科尔曼的视线在身边六位四分卫之间来回兜兜转转,伸出了话筒,试图探寻一下球员的个人想法。

以往,技巧赛缺乏了对抗和噱头,球员们也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竞争火药味根本不够浓烈,所有参赛选手都不会竭尽全力;今年,技巧赛冠以了个人名义,且不说效果到底如何,但球员们绝对不缺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