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在林中行进

特殊时期,穿针引线给伤员缝合伤口完全不切实际,目前最快的止血手段,莫过于直接把伤口烙上。

她亲眼看到杨桃这么干过,甚至手段的可靠性,这便有样学样强行操作。

娜塔莎,她的举动令人震惊,伤员咬着木棍依旧鬼哭狼嚎,她依然不为所动。

大部分游击队战士都晓得这种治疗手段,固然异常痛苦,能保住性命它就是最好的。

伤员的哀嚎也没有引起普通战士的惊讶,他们真是太累了,许多人烤衣服的时候就昏昏欲睡。自部队休整两个小时后,天还是明亮的,营地却被无尽低沉鼾声笼罩。

如果说有谁战战兢兢,莫过于那两个被救的女人。她们被发了步枪和十多个子弹,负责看护两人的小队长下达了命令:“我们不需要懦夫,即便你们的女人,也不要想着能得到特别好的爱护。现在能保护你们的就是这两杆枪。记住!发现敌人就朝他们射击,想想你们的仇恨,毫不留情的杀了他们,就这么简单。”

她们真的想打仗?不!她们只想活下去,就像彼得里科夫被德军强行带走的犹太人,还有图罗夫被带走的普通居民。

她们别无选择,因为小队长又有恶言:“如若你们是拖后腿的,我们将毫不留情抛弃你们。至于被德军抓住会遭遇什么报复,可想而知。”这话中有着直白的威胁,稍稍想想,也算是一种鞭策。

毕竟她们是女人,在发了枪后又直接被打发去照顾伤病员。也因此,她们目睹到一个十多岁的少女,她们不仅惊讶于这支庞大游击队中还有个孩子,更震惊于女孩用炙热的匕首除了伤员伤口。

这群游击队不比德国人疯狂,他们还多是乌克兰人,这令那个乌克兰族的女人欣慰不已的同时,也一肚子疑问。终归他们是自己人,加入了他们即逃出魔窟。那么,游击共和国和诺夫戈梅利,又是怎样的存在?那里难道真的是铁蹄下唯一的和平之地?!

趁着没有天黑,科夫帕克突击写了一份电报稿,交由通讯员发给游击共和国。

就在下午五点半,直线距离一百四十公里外的铁匠村指挥部,收到了这份内容较长的电文。

电文记录了科夫帕克兵团八月一日的一切行动,除了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战场遭遇,也特别强调了从战俘嘴里获悉了神秘集中营的情报。当然,关于娜塔莎击毙第四百敌人的事实,也成为着重汇报的项目。

现在,轮到杨明志思考,该如何回复孤悬戈梅利西垂之敌的科夫帕克大军。

德军在白俄罗斯境内并没有设立什么大型的集中营、战俘营,所有被抓获的犹太人和苏军战俘,大部分会运到乌克兰和波兰。

德军在波兰东部城市卢布林,建设了一个巨型集中营,也就是所谓的杀人工厂。

在战争爆发前,白俄罗斯境内生活着数十万犹太人,尤其是其南部城市的犹太人,多数被德军运到了卢布林。

那个被俘的德军士兵述说的正是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在彼得里科夫抓到很多犹太人,其中一些人当场就枪毙了。还有一些身体强壮的,他们被带走后,被送到南部的森林中。在图罗夫南部有个叫布克察的村子,那里就是关押幸存犹太人的地方。”

这个战俘对名为布克察的村子知之甚少,他也只知道,顺着图罗夫通向南方的土路,最终可以找到那个村庄。

仅仅的一个战俘的供述,难免让人无法完全相信。

万幸的是,游击队找到了两个幸存的女人,她们除了供述了敌人施加于自己身上的暴行外,也表示自己对这一带的环境比较了解。

因为白俄罗斯的南部有着大片的无人森林,其中的人类定居点稀少而珍贵,居住于此的居民对周边的环境都非常敏感。

这两个女人的供述令巴尔岑和科夫帕克大为惊喜,因为在战争之前,她们不但对那里熟悉,甚至有一个女人,实际是乌克兰人。她就是1941年初从乌克兰嫁到图罗夫这里,途中就经过了森林中的村镇布克察。

她更是声称,虽然村镇在白俄罗斯,其居民基本是乌克兰人。

仅从村镇名称的后缀来看,科夫帕克也觉得那里乌克兰人居多,毕竟它是冠以“察”结尾的地域名。

布克察被选定为下一个进攻地点,未来的行动,部队也无法再轻装行动。

大量缴获的物资要带上,伤员和病号他们成为实在的累赘,处于情感考量,他们决不能丢下。当然,部队行动慢一些也绝非坏事,征战许久的士兵可稍稍休整,以迎接未来更长久的武装奔袭。

他们在下午四点撤出了图罗夫,这时候雨也停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