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
从这人文章里,可以看得出,他对江湖大势很有见解,既有高度、也有深度。
想来不太可能是个普通人,在江湖之中,应当有些名气,说不定,还是哪个帮派的当家人呢。
相比较之下,洪琪他自己除了运气,可能也就是头脑方面跟他不相上下,理论和理想的深度,都差得太远。
当洪琪看完《论帮派的价值》一篇时,已是半夜三更。
他伸了一个懒腰,叹道:“现在,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个人,长得是个什么样呢。”
如此想来,便付诸行动。
他迅速叫小狱龙的人进门,给他找来纸和笔,针对“香山居士”的每一篇文章,都抒发了一通自己的见解,另附单独的一封信,表达了他真诚的意愿,最后一股脑塞进信袋里,叫多利·绿带去了怀香寺。
若是真能见到这位高人,招揽入拾柴帮,也算是他在青天医馆里养病的一大收获吧。
洪琪在心里想着,笑着入睡了。
怀香寺,甲秀楼。
魏狐狸从浴房里走出来,一边用干巾擦着自己的头,一边坐在了书桌旁。
在怀香寺,“香山居士”是个名人,有一批拥护者,因而收到的“表白信”很多,但由于洪琪的信是刚刚到的,摞放在最上面,因而,他一眼就看到了。
“一入江湖深似海?这见识很一般啊,是个毛头小子吧。”
想见他的人太多了,魏狐狸也没特别感觉。
“好一个‘一入江湖深似海’!”
往下看去,终于轮到魏狐狸吃惊了,他在看完第一篇批注后就感叹道,“这个人若真是个刚入江湖不久的毛头小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
当他看完第二篇批注,终于肯定,他遇到的不是个毛头小子:
“他的见解,虽说幼稚了些,但其中的涵意不轻。”
“看来不是一个刚入江湖不久的人,不过年纪不大是一定的了。”
直到他看完《论帮派价值》一文洪琪的批注后,他对于是否回应洪琪,已经有了决定:
“有点意思,不妨跟他联系看看。”
于是,他取过桌上的纸跟笔,回了一封信。
作为当事人的洪琪跟魏狐狸,都没想到,这会造成他们之间最重要的一次了解,也为后来拾柴帮的壮大,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因为若是没有魏狐狸,洪琪绝对不可能让拾柴帮这个传奇,演变得那么奇。
以至于后来功成名就的他,每次提到魏狐狸,都会很有感触地说:
一个人,最大的知己,其实是他最大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