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郭嘉收起笑容,难得的严肃。“既不从宽,也不从严。如果一定要做个选择,那就从严。”
“哦?”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人心。如果杀一人能救十人,杀之可也。”
孙策思索片刻。郭嘉的话听起来有道理,也符合他法家的身份。当然他也听得懂郭嘉的言外之外,从宽、从严都有所从,重典也是典,换句话说,还是要依法办事,不能乱来,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的一杀了之,否则便是师出无名,必会为人诟病。
他不是董卓,不是杀人狂,也没想过将这清单上的人全部杀掉,不过也不能由着郭嘉左右,基调必须由他来定。孙策捻着手指,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依照律法,这应该用什么律令?”
郭嘉眉头微皱,沉吟不语。他听懂了孙策的意思,孙策要严惩这些颍川世家,不会让他全权处理此事。这也难怪,军谋处有一半是颍川人,互相之间多少都会有点关系,难免有些偏袒。
“将军有什么意见?”
孙策笑了。“我又不通律令,哪里有什么意见可言。不过,我们一直在指责袁绍有矫诏,是谋反逆臣,这些颍川世家既然支持袁绍,这附逆二字总是逃脱不掉的吧?我们用槛车将郭异、贺纯送到长安,给朝廷出了一道难题,现在这些人就在我们的手里,如果轻轻放过,岂不是自打耳光?”
书客居阅读网址:
第1409章依法办事
张郃迎着荀衍的眼神,以同样的语气,一字一句的说道:“敢问荀将军,我该如何向主公汇报?”
荀衍一时语塞。他没想到张郃会针锋相对,看来真是急了。可是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麹义败得太快,他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他不是不想救,而是没这能力。一群各怀异志的屯田兵,撒得出去,收不回来。刚刚又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积水,黑灯瞎火的,不用孙策打,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就能把自己吓死。
“儁乂应该对麹将军有信心,纵使不胜,突围也不难。收拢残部,还有一战之力。儁乂是想带着麹将军的败绩回去吗?”
张郃被荀衍的反问堵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荀衍说得对,他现在回去,胜负未定,只需要提醒袁绍形势不妙,孙策比预期的更强悍就行。麹义如果能突围回来,收拢溃兵,还有机会重整旗鼓,只要有兵在手,袁绍就不能将他怎么样。如果等到胜负已定,他在袁绍面前一说,麹义想扳回一城的机会都没有,这河北第一名将的威名就算扫地了。
“可是……可主公问起孙策究竟如何,我该怎么回答?”
荀衍想了想,转身回帐,取来笔墨,写了一封军报,交给张郃。张郃接过军报,没有再说,既然荀衍决定承担这个责任,他就不用想太多了。荀衍又给张郃指了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张郃谢过,带上大戟士,匆匆离营。
送走张郃,荀衍却不能安睡,他一面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挑选能信得过的精锐,准备一有消息就出营接应,一面和去卑交流战事经过。于扶罗中伏身亡,去卑和麹义发生冲突,麹义气得要杀去卑,当时就是荀衍从中说和,现在麹义被围,去卑又不战而逃,如果麹义突围成功,绝不会放过去卑。去卑急需荀衍的帮助,对荀衍有问必答,唯恐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
去卑作为骑兵将领,并不清楚整个战场的情况,可他毕竟是战事亲历者,对战场上发生的很多事有鲜活的印象,远比推测来得真实。当然,为了洗清自己的责任,他不可避免的要说几句麹义的坏话。
听完去卑的讲述。荀衍陷入了沉思。即使是听人转述,他也能感受到麹义的无奈。双方兵力相当,麹义或许稍有优势,可是除此之外,军械、训练、对地形的熟悉,孙策处处占了上风。麹义没有犯错,他的指挥可圈可点,如果换一个对手,他至少有两次反击的机会,可是孙策做得更完美,他没有给麹义留下一点机会,步步紧逼,最终把麹义逼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