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坚守浚仪城的目的。兵力不足,袁绍就什么也做不了。
可是事不如人愿,战鼓声敲了好一阵,袁绍的部下却没有发起进攻。中军将台上人影绰绰,最后袁绍却下令停止进攻,收兵回营,连抛石机的阵地都开始后撤。
孙坚不安地站了起来。“袁绍怎么不攻了?”
秦松也很遗憾。准备了这么久,本想看一场好戏,立一个大功,没想到袁绍不配合。不过他是军谋,做好各种方案,应对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是他的本份工作。
“将军,袁绍放弃攻城,应该是见识了我军实力之后,自知不敌,只能另寻他法。”
孙坚也知道袁绍麾下谋士很多,看破他这一计并不奇怪。“他会用什么办法?”
“要么围而不攻,要么改换战法。”秦松微微一笑:“水火无情,浚仪四周水道纵横,有王贲的战例在前,水攻应该是他们优先选择的战法。”
孙坚哈哈大笑,满意地看了秦松一眼。这些读书人就是聪明,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古今战例,即使以前没来过浚仪也能很快清楚浚仪城的优劣,早早做好准备。为了防这一手,浚仪城已经进行了重大改造,屯积了足够的物资,足以让袁绍再白忙几个月。
水攻要筑堰蓄水,工程量极大,没有两三个月是造不好的。
“如果他真的选择水攻,那我们就轻松了。”
“是啊。”秦松看着城外正在撤退的力伕们,眉心轻蹙。“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其他的准备,改造浚仪城动用了那么多的人手,不可能一点消息也不走漏。袁绍麾下谋士众多,有几个有心人也不奇怪。”
浚仪城头,两千多将士齐声高歌。
东边的将士拍着手,打着节拍。“袁绍袁绍,没羞没臊。御敌无术,内讧有道。兄弟成仇,父子反目。亲族屠尽,朋友杀掉。众叛亲离,着实可笑。”
西边的将士跺着脚,高声应和。“本初本初,蠢笨如猪。偷师学艺,十不及五。束脩不至,班门弄斧。画虎类犬,白白辛苦。劳民伤财,自取其辱。”
歌辞粗俚,全无文采可言,却胜在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总共只有十六句,分作上下两段,上段扣着袁绍内讧,下段扣着眼前袁绍仿制抛石机。拜印书坊所赐,李儒的那篇《己巳之乱亲历记》流传甚广,陈留百姓几乎无人不知,一听这歌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仿制抛石机就是眼前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在说什么。死伤惨重的办伕们感受最深,一想到袁绍照猫画虎,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心里的怨气暴增,有人甚至跟着城头的歌声悄悄应和起来。
督战的士卒很尴尬,却还是虎着脸,厉声喝斥,不准民伕们应和。不过他们也知道,他们能看住民伕的嘴,却消除不了民伕的怨气,这首歌谣很快就会传遍周边,袁绍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歌词并不长,城头的将士反复吟唱,声音越来越整齐,越来越洪亮,即使没有东南风,袁绍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他暴跳如雷,跳上马,冲出大营,重回将台,命人击鼓再战,强攻浚仪城。
沮授、耿苞等人大惊失色。没有抛石机的掩护,攻城车等大型攻城器械就是城内抛石头的靶子,甚至无法推过护城河,这时候强行攻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损失必然惨重。别说绍只有四五万人,就算是十万,在城里的弹丸、箭矢耗尽之前,都没有破城的可能。
袁绍大发雷霆,拒绝所有的人建议,一意孤行。在数万将士面前被羞辱,不破浚仪城,不砍下孙坚的头,他难消此恨。他一边勒令诸部进攻,一边派人去找郭图,他要把孙翊的首级砍下来,送给孙坚。
面对如疯似狂的袁绍,沮授感到很无力。他忽然想念起郭图来。如果郭图在这里,一定能劝住袁绍。在这方面,没有人能比郭图做得更出色。
这时,许攸匆匆赶了过来,噔噔噔上了将台,一把夺下袁绍手中的将旗。袁绍大怒,瞪着血红的眼睛,拔出思召刀,直指许攸面门,嘶吼道:“许子远,你也要背叛我吗?”
许攸拔出腰间长剑,一剑刺出。刀剑交鸣,宛若龙吟,袁绍猝不及防,手腕一麻,思召刀已经脱手。许攸长剑一探,剑尖刺入刀环,将思召刀挑到袁绍面前。“刀都握不稳,你能战胜我吗?”
“你……”袁绍看着近在咫尺的剑锋,倒吸一口冷气。他知道许攸是什么人,也知道许攸的剑术有多好。别说他现在心浮气躁,手脚发麻,就算状态最好的时候他也不是许攸的对手。他和很多人比试过,大多是胜或和,唯一没有战胜过的人就是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