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举起号角,呜呜地吹响。浑厚的号角声能传出很远,骑士们渐渐从杀戮中清醒过来,陆续停止攻击。虽然还有人不肯罢手,战场还是慢慢平静下来。刘和命令将俘虏和战利品集结起来,禁止胡人骑兵杀戮无辜,否则取消战利品的分配,情节严重的斩首。
一直脱离于战场之外的陈瑀赶了过来,满面笑容。“公衡文武全才,用兵如神,可喜可贺。”
刘和笑笑。“陈公谬赞,愧不敢当。只是一些百姓而已,谈不上作战。这些人真是可怜,居然被笮融所骗,甚至抛家弃子,学什么佛法。”
“一群愚氓,懂什么佛法,不过混口饭吃罢了。”陈瑀不屑地撇了撇嘴,随即又意识到了什么,瞅瞅刘和,笑了起来。“公衡,你不会是可怜他们吗?”
刘和叹了一口气。“天下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信佛也不过是求平安罢了。我虽然不是佛,却想尽一分力,能救几个算几个吧。只是见识浅薄,一时不知从何做起。陈公能否教我?”
陈瑀明白了。刘和有了实力,不满足于奔袭陶谦,策应袁熙了。他是东海人,不可能做徐州刺史或者徐州牧,但他可以做东海郡之外四郡国的太守国相,比如下邳国,将来还可以进攻豫州。不过这些事他不能直接做,需要人从中牵针引线,并且能在袁绍面前说上话,否则袁绍会怀疑他。
下邳陈家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刘和才会向他请教,实际上就是求得陈家的支持。
“公衡所言甚是。徐州本是乐土,户口殷实,只是陶牧无理政之才,穷兵黩武,这才闹得民怨沸腾。公衡秉承家风,又善于用兵,如果由你来负责徐州军政,徐州士庶必然如逢甘露,太平可期。我虽然没什么能力,却愿为公衡奔走,联络诸家。”
刘和满意地笑了。“那就拜托陈公了。若能如愿,当向朝廷举荐陈公临本郡,也算是为郡人谋福。”
陈瑀大笑。东海是徐州最大的一个郡,户口殷实,又离下邳不远,这个太守做得最舒服了,名利双收。刘和给这么好的条件,他当然要用心一些。
麋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孙策随即找来郭嘉等人,商量驰援朐县的事。救兵如救火,他将率领亲卫步骑先行,郭嘉率领鲁肃、董袭、全柔等人随后赶去。
吴景断然反对,声色俱厉。“若是如你所想,此刻刘和已然得手,士气正旺。你匆匆赶去,且不说体力能否支撑,以一敌三,焉有取胜之道?刘氏是宗室,五世居东海,为徐州大姓,支持者甚众,其父官居太尉,素得人心,你在徐州认识谁?能帮你的朋友没有,想杀你的仇人倒有几个,一旦战事不顺利,陈家就能要你的命。”
孙策心中泛起一丝暖意。虽然吴景有些倚老卖老,打压后辈,对他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在诸将都碍于麋氏兄弟面子不好说话的时候,也只有他可以不给麋竺面子。
他何尝不知道这一战凶险。如果能打,他早就打了,何必等到现在。
一千对三千,就算自己的部下装备好、训练好,这一仗也是两败俱伤,只能靠战利品来到补充损失。但除非取得压倒性胜利,战利品的数量有限,得不偿失。骑兵对他来说太珍贵了,不值得为了麋家去冒险。麋竺只是个商人,麋芳的能力也一般,算不上出类拔萃,麋兰也只是一介女子,都不值得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至少在吴景看来如此。
孙策耐心地解释道:“阿舅放心,我不会贸然与刘和交手的。如果没有必胜的机会,我会与他们保持距离,牵制他们,等步卒赶到再战。正因为刘氏是徐州大姓,我才不能让刘和顺利控制徐州,否则陶牧必败,豫州两面受敌,迟早必失。”
吴景盯着孙策看了很久。“你说的是真心话?”
孙策苦笑道:“我怎么敢骗阿舅?这些骑兵都是我苦心积攒起来的家当,我也舍不得浪费。”
吴景点点头。这一点他倒是相信的。孙策虽然年轻,却比孙坚稳重。他这么着急,是有过惨痛的教训,孙坚参加讨董的时候,在阳人为徐荣所败,一路逃到西华,士卒溃散,孙坚本人重伤,躺在草丛里,他们都吓傻了,感觉天都快塌了,直到孙坚的战马引着他们找到孙坚才算镇定下来。孙家现在的顶梁柱已经不是孙坚,而是孙策,如果孙策出了意外,后果比孙坚战死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