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悟性

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2389 字 10个月前

“孙将军,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不太明白,能否请孙将军指点一二?”

孙策很惊讶。“杨公子也想学武?那可有点晚了。练武可不是读书,不是聪明就行,还需要身体的配合,要知行合一。你筋骨已成,就算我将所有的武道秘诀都告诉你,你也无法体会,只是嘴上功夫罢了。”

众人大笑。大帐里的人大半是武夫,对杨修这种读书人没什么好感,尤其是杨修、杨弘是来夺取南阳的。见孙策调侃杨修只会说嘴,他们非常兴奋,非常解气,笑得非常夸张。

杨修很窘迫,却还是不肯放弃。君子以一事不知为耻,夫子进太庙则每事问,他现在在军营里,和这些武人打交道,岂能什么也不懂。不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吃不下,睡不着。

“请将军指教。”

见杨修固请,孙策想了想。“你们读书人经常说固本,本是什么?”

杨修不假思索。“本是树根,从木从一,道生于一,而树生于根,故……”他突然停住,又惊又喜地看着孙策。“将军,你的武道名为太极,莫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孙策的脸颊抽了抽,很震惊。这货也太聪明了吧,这都能联想得到?中间隔着好几重呢。他伸手按在杨修肩上,用力拍了拍,惋惜不已。“杨公子,你真是可惜了。以你的悟性,如果从小学武,就算是自学,你也能成一代宗师。可惜你筋骨已成,没机会起而行之,终究只是纸上文章。”

孙策谦让再三,马超只是不起。孙策无奈,只得放下酒杯,起身离席,来到马超面前,伸手去扶马超。马超有意考校,暗暗绷紧身体,要试试孙策的力量。武功一道,首先是力量,身大力不亏。然后看速度,身手敏捷,招招抢先。有了这两点,就有了成为高手的实力。能称高手的人十有七八就是力气大,速度快,如果胆子够大,不怕死,就是一个难得的猛将。

如果运气好,有名师指点,那就是一流高手。

马超就是这一类人,身高臂长,力量过人,又身手敏捷,从小在西凉长大,祖父、父亲虽然没当什么大官,而且一度贫困,但出身伏波将军之后,家传武艺一直没丢。马超出生的时候马腾已经小有成就,至少衣食无忧,供得起他学武,还有机会与人交流,让马超小小年纪就拥在了在同龄人中称雄的实力。

他身高八尺,身体远比一般人沉。常年骑马射箭,他的腰力、臂力都很强,此刻他单腿跪地,身体如弓,自有一股内合之力。他不想起身,孙策是很难轻易扶起他。如果全力以赴,强行扶起,又不符合现在的友好气氛。马超没有出招,但等于出了招,孙策不应也不行。

孙策一碰马超的手肘,如磐石一般稳固,立刻知道了马超的用意。

帐内大多是内行,一看马超这气势,也明白了马超的心思。阎行无动于衷,垂下眼皮,自顾自的喝酒。庞德却有些着急,生怕马超意气用事,和孙策发生冲突,将刚刚缓和的气氛搅了。典韦、许褚暗自摇头,觉得马超这小子太过份了。不过他们对孙策有信心,一点也不担心,也没有解围的意思。

杨修冷眼旁观。他对武功没什么兴趣,但是看到马超莽撞,逼孙策应战,他乐见其成。他盯着孙策,想看他如何解围。

孙策双手托在马超肘部,拇指不动声色的按在马超手臂上方,轻轻向下一按。马超绷紧了身体,不让孙策抬起,却不防孙策反向用力,身体下意识地往前一倾,险些栽倒,正当他本能地调整时,孙策顺势发力,正与马超自己的力量合在一起,马超根本来不及反应,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站了起来,和孙策面对面,一脸惊愕地看着孙策。

孙策笑笑,拍拍马超的手臂。“孟起,你精通射艺,可知射不主皮的道理?”

马超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看孙策满面笑容,神态轻松,一点用力的样子也没有,难道这就是许褚所说的武道?他喃喃地接着孙策的问题,微微颌首。对学射的人来说,射以观德、射不主皮都是老生常谈,虽然未必真懂,听总是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