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骊山半导体虽然想要多元化,但还是比较迟疑,主营业务还是围绕着盘古电脑转动!
盘古8代电脑,最大的创新也是cpu的工艺提升到05微米。
1微米提升到05微米,跨度显然是非常大的。
芯片架构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新一代的xr芯片架构的代号,也是升级到了鲁班2代芯片。
此前,鲁班1代芯片虽然不断的提升核心频率,拥有不同的频率版本。甚至,ad公司代工的08微米工艺的芯片也算是鲁班1代cpu。基本上,1微米08微米之间的工艺水平加工的xr芯片既是鲁班1代。
跟同一个时代的386和486相比,鲁班1代持续吊打x86全家。性能差距甚至达到一倍以上。
直到英特尔推出了奔腾芯片,工艺水平提升到了05微米。直接靠着工艺制程的优势,才重新将性能差距缩小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用1微米08微米工艺水平生产出来的xr芯片,能够跟英特尔05微米工艺生产出来的奔腾芯片性能差不多。鲁班1代,也堪称是一代神u。
至于鲁班2代频率之前盘古7代66hz主频提到100hz,但是优化了架构和工艺的提升,导致性能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功耗却从此前的30瓦降到了20瓦。与此同时,更是增加了2级缓存,所以,相对之前的产品,更是巨大的提升空间。
更加上,功耗降低了,散热更低了,所以……也是提供了超频的空间。如果,运气好,说不准能超到150hz以上。
比如,鲁班1代的ad公司生产的75hz版,虽然没被官方采纳,却是被一些超频爱好者视为神器。最牛逼的超频用户,将75hz超到了150hz!
所以,鲁班2代是05微米工艺,100hz出厂频率,超频到110hz甚至都不增加发热。喜欢折腾的,超频到150hz以上,应该并不太难。
严格来说,胡伟武给林棋看的7英寸的袖珍电脑,并不是掌娱公司研发的掌娱3代平台。而是,掌娱游戏公司研发的袖珍上网本。双核心ar处理器,cpu功耗不到15w,相当于台式机功耗的二十分之一,具备8b的内存和2b的集成显卡。
其他硬件也是深的节能的奥义,并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功能。内置浏览器、盘古wps办公和软件商城等等应用,且内置了500b的闪存。
除了系统和默认软件,占用了70b空间之外,剩下的拥有超过400b的空间,可供下载内容。
当然了,用来存储视频恐怕会显得空间远远不够用,但是用来存储掌机游戏,或者是下载小说和音乐,容量应该是比较宽裕的。
看着这玩意,林棋不由感慨,虽然,最多是能跟未来的p4相比。
换做是推出十年上市,一定是不会有市场前景。但是,现在上市的话,则就不好说了。至少,在90年代初这款产品,应该堪称是惊艳的作品。
至少是把笔记本电脑,改到了能装进口袋里面。这种进步,可能会有一部分年轻人愿意买账吧。
这个7英寸的袖珍电脑,最大的创新之处,恐怕就是把盘古系统,精简之后,移植到了ar平台上。以后如果做成功之后,盘古笔记本电脑可以直接用ar芯片,而不是xr芯片的移动版本,毕竟,xr芯片再如何的开发低功耗版本,只能说比复杂指令集的x86芯片要省电,但是,绝对是不可能跟ar架构相比。
移动端的产品,续航第一的情况下,xr芯片其实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xr芯片也并不是差,仅仅是越来越朝着高性能芯片的方向发展,为了保持领先地位,所以,功耗也是逐渐的增加。
所以,在低功耗的cpu方面,还是指望更专注于低功耗的ar!毕竟,ar根本就没追求性能领先,只是追求一款精简架构,低功耗,能用的芯片。这种芯片无疑是迎合未来几十年来,移动端的发展趋势。
毕竟,电池的技术发展,应该是50年甚至一百年为单位,技术发展和突破速度极慢。所以,即使是未来半导体技术不断发展,移动终端拥有更多丰富的应用,但是……想要上高性能的芯片还是不可能的,功耗高就是取死之道。
后来微软、英特尔分别在移动终端市场撞的头破血流。尤其是手机、平板,屡试屡扑,这就是因为,无论是微软的系统,还是英特尔的芯片,都不适合那种更轻巧的手机、平板之类的便携终端。
ar芯片则是牢牢盯着低功耗为王,所以,后来发现在移动时代,真的是这样的。低功耗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不是低功耗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