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射杀晁盖的凶手之谜

小农民大明星 在乡下 2899 字 10个月前

然而,晁盖死后,宋江对众人的说法却是,“晁天王临死时嘱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可见,宋江直接将射杀晁盖的人,定义为了史文恭,也是第一个提出史文恭是凶手的人。

第四,晁盖曾托梦给宋江,说:“如今背上之事发了,只除江南地灵星可免无事。”

第二天宋江背上就生了疽,后来请来神医安道全救治好了。

有人认为这是晁盖与宋江手足情深的证明,但事实或许恰恰相反,晁盖托梦一事恰恰说明了宋江心里有鬼。

首先晁盖梦中的所说之话就颇可玩味,“如今背上之事发了”,宋江把它解释成,晁盖托梦为他治病指明了正确方向。

但这句话也可证明为,宋江背地里某些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暴露了,宋江因此才第二天就惊惧成疾,背上生疮。

第五,晁盖死后,宋江“每日领众举衰”,“无心管理山寨事务”,然后山上山下一团糟。

等到吴用和李逵,向其他将领晓之以理、压之以威,宋江顺利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后,立刻就大张旗鼓,发号施令,山寨气象一新。

实在是看不出宋江哀伤过度的样子。

然后宋江说要为晁盖复仇,吴用来了一句“居丧不可轻动……且待百日之后方可举兵”。

宋江听后,就因为这一个可笑理由,不再为晁盖报仇。

而且,百日之后宋江也没有去为晁盖报仇,反而打京城去了。

第六:“……”

类似这样的细节推理之处,沈从一共给出了十处地方。

书迷们看后若有所思,虽然沈从给出的这些证据,都是间接性的推理证据,但的确很有说服力。

这或许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证明,宋江就是杀害晁盖的真正凶手,但宋江至少有很大的嫌疑。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

假如宋江真是凶手,宋江不可能亲自去射杀晁盖,他只会派一个人去。

那么,他派去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同样有细节可以推测,不说百分之百就是答案,但可能性不低。

这让无数的书迷们感慨,如果不好好的将《水浒传》中的细节部分多研究几遍,根本就读不懂《水浒传》。

这当然也是事实,《水浒传》中有许多地方,都值得好好的研究。

不然,你真的没有看懂《水浒传》,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而已。

连前世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先生都如此感叹,“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

李逵的老母亲为什么会丧命虎口?

所有的书迷们看了沈从分析的原因之后,若有所思。

也许,沈从的分析的确是对的,这真的是一种因果循环,让人非常的唏嘘和遗憾。

不过,李逵的人物形象也因此非常的鲜明,他虽然好杀、爱杀,还滥杀无辜,但绝对不会是凶恶之人,他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胡乱杀人,他也是梁山好汉之一。

所有的书迷们都坚信这一点。

李逵,毫无疑问也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使用笔墨最多的人物之一。

网络上,关于李逵的各种议论之声彼此起伏。

而《水浒传》的故事还在继续。

宋江、李逵等人上了梁山之后,梁山众好汉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使得梁山的声势日渐甚大。

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的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梁山之势渐渐向着顶峰发展。

不过,一件十分不幸之事也随即到来,梁山第一把交椅晁盖,不幸中毒箭身亡。

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受到两名僧人引诱,深入敌营,被夜幕之中飞来的一支毒箭射中,回梁山后身亡。

射杀晁盖之人是谁?表面上看似乎是史文恭。

因为射中晁盖的那支毒箭上,刻着“史文恭”字样,自然而然,史文恭便成为了射杀晁盖的凶手。

但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

未必。

一支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毒箭,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更不能证明史文恭是凶手。

原文中,并无一处明确描写是史文恭射杀的晁盖。

我们唯一可以判定的是,射杀晁盖的是一支黑暗中的伏兵,而这支伏兵来自哪里?不仅在双方交战前是个谜,交战中不清楚,事后也不做任何交待。

另外,晁盖中箭中毒之后,也从未说过史文恭是凶手,对宋江交代的遗言中只说,谁捉了射他一箭的凶手,谁便坐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毒箭上明明刻有“史文恭”字样,晁盖却不说史文恭是凶手,很显然,晁盖已经察觉出了,他中箭之事另有隐情。

还有,史文恭也从未炫耀过自己射杀了晁盖。

要知道,射杀梁山第一把交椅,灵魂人物晁盖,那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加官进爵是理所应当,同时也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

怎么想,史文恭也不可能将这事藏着掖着。

还有,那箭上有毒,晁盖真正的死因是中毒,试想如史文恭这般武功高强,箭术超群之人,如若射敌,必然一箭射中要害,根本没有必要在箭上涂毒,也不屑在箭上涂毒。

所以说,射杀晁盖的凶手,应该不并是史文恭。

那么,真正的凶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