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有可为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2203 字 10个月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朱由校也冷笑道:“原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这里啊。”

事情到了这里,他们都明白了,原来京城里突然出现的这些针对杨峰的谣言,他们的目的是要打乱朱由校和杨峰的阵脚,让他们为这件事忙得焦头烂额,最后趁着杨峰自顾不暇的时候趁机将海关抓在手里。

“看来这些人还不算笨啊,也知道这个海关是个赚钱的东西啊。”朱由校喃喃说了一句。

魏忠贤在一旁却有些不解的温问道:“奴婢上次看了江宁侯送来的折子,他估计福建海关第一年将会上百万两的税银,除了地方截留三成之外,剩下的七成会押解进京。奴婢不明白的是,他们这么处心积虑难道只是为了这些银子吗?七十万两银子看起来是不少,但似乎不值得他们冒着得罪陛下和江宁侯的风险这么做吧?”

“你知道什么?”

朱由校这个时候也弄明白了,他咬着牙道:“杨爱卿在去福建之前曾经跟朕说过,海关这个东西别看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是国之重器。若是弄好了,日后的收益绝对不亚于田赋。别看开始海关好像弄不到太多的银子,但随着海禁的解除海关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赚银子的地方,五年后海关的税收至少会达到五百万两银子!”

“什么……竟然有这么多?”魏忠贤一听也别吓了一跳,五百万两银子啊,这已经相当于如今大明每年所有的田赋收入了,而这还仅仅只是福建一省的海关,如果然让更加富庶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也把海关办起来呢,到时候大明会有多少银子?想到这里,魏忠贤就觉得自己的心跳开始加快起来。

原来出海做生意真的很赚银子啊,看来自己也要多购置一些海船招募人手了,有了福建水师的关照,海上的生意大有可为啊!

“李启元!”

这个名字朱由校自然不陌生,事实上朱由校一直认为作为前任的户部尚书李启元是不合格的。

不……朱由校认为可以用尸位素餐甚至是渎职来形容他,如今户部的情况之所以这么糟糕李启元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前年的时候杨峰在扬州彻查八大盐商的时候弄来了两千万两银子,就属李启元和高攀龙这些人骂得最厉害,但是当杨峰将这些银子弄到京城的时候,他又急吼吼的跳出来主张要将这些银子划归户部,最后迫于平衡的考虑朱由校将五百万两银子划给了户部。

只是李启元在弄到这五百两银子后只用了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就将这五百万两的银子花得七七八八,国库里竟然只剩下区区二十多万两银子,而对方却还振振有词的说那些花出去的银子是必须的,气得朱由校找了个理由将他给罢了官。

按理说京官在罢官后一般都会选择返回原籍,毕竟京城作为天子脚下,生活的成本可不低,而官场则素有人走茶凉之说,京官们罢官之后也失去了收入,想要在京城生活下去是比较困难的。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启元在罢官之后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留在京城四处钻营试图重新起复,这些朱由校都知道,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李启元为了重新起复竟然使出了如此恶心人的手段。

这个手段恶心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大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官员不得娶异族女子为妻,但一般来说官员都会遵守这个默契。这点不奇怪,就算是在几百年后号称民主的现代社会,也没有哪个华夏政府官员敢堂而皇之的娶外国女人当老婆的,敢这样的做的人那都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

杨峰作为朱由校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观望。以前之所以没有人把这件事爆出来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谁敢这么做的话就是跟杨峰结下死仇,而且将这种东西爆出来对杨峰也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所以大家也都装做不知道,可现在李启元却突然毫无征兆的将这件事给爆了出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