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裁撤事宜(上)

马前卒 枪手1号 3236 字 10个月前

“而且还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小猫大笑,对于耿精明,他还是很佩服的,至少这位耿户部上任之后,与商业署王月瑶密切配合,让大明的国库慢慢地扭亏为盈,兵部用钱,也渐渐地大方起来了。

钱不能办成所有的事情,但没有钱,却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对于这一点,小猫是深有体会的。

“也就是说,关宏宇部与宿迁的西军部,安置的重点还是安阳和青河两地。”

“是,朱义对此倒不是太热心,只是按部就班,因为安阳本来就是人多地少嘛。耿前程热情很高,听说已经派了不少的人去关宏宇和宿迁哪里去游说,希望二位将军能助他一臂之力,将更多的退役士卒安置到他那里去。不过呢,我还是有些担心,这些人去了青河之后,会不会与青河本地人形成一些对立的态势,陛下,我们大明可是允许退役士兵携带自己的凯甲和兵器的,他们要是械斗起来,那就有些可怕了。”小猫显然有些担心。

“耿前程都不怕,你怕什么?”秦风斜睨了他一眼,“这位当官都当成精了,你想到的事情,他肯定早就想到了,当然会有预备的方案。”

小猫笑道:“那倒是,既然他接了这个摊子,那就必须办好,办不好,政事堂自然会拿他是问的。关宏宇和宿迁的部队大概要裁减一半下来,这就是两万人。另一个大块,就是周济云和曾琳的部队了。来上京城的时候,臣在荆湖与曾议政就这个问题商讨过,曾议政的建议是就地安置。周济云的部队退下来的人主要安置在昆凌郡,他们这些人,在昆凌郡住了太久,那里也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家了。而曾议政的部队,则东部其它五郡都可。曾议政保证,他的这些属下,绝不会在退役的问题之上有任何的异议。”

秦风点了点头。

“这些部队都与齐人作战经年,与齐人可谓是势不两立,周济云的部队是以原齐国豪门世家子弟为基础的,他们对于曹云的仇恨,只怕要比这些本地人更甚,将他们放在东部六郡,的确可以成为一道有力的屏障。”

记住手机版网址: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裁撤事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大明军队士卒的薪饷之高,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一个普通士兵的薪饷,便足以让一个四口之家过上小康的生活,再加上一些相应的减免赋税的优惠政策,使得在大明当兵,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当然,这是一份高危职业。可是就算如此,成为一名士兵仍然是大明人分外盼望的事情,特别是像刚刚归附到大明的西地百姓,一旦成为一名士兵,便意味着马上可以摆脱贫穷。

但高额的薪饷,也成为大明政府的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养活一个兵,可不仅仅是薪饷,大明的武器装备,亦是大陆之冠,算将下来,每一名士兵每天花费的银钱,便是一个极大的数字,如果在这个数字上面,在乘上兵额的总数,看起来便相当恐怖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明养不起太多的兵。三年退役制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产物,一来是可以保证财政不至于被军费给拖垮,二来,也能使大明在需要的时候,有充足的兵源可用。

但这些只是和平时期的政策,一旦到了战争期间,便不管用了。抛开战争本身所需要的天文数字的开支,激增的军队数量,也使得军饷成倍的增加,这还不算打了胜战之后的奖赏和战死受伤士兵的抚恤。

这场征服楚国的战争,从东部六郡开始,军队的数量便在迅速的增加中。周济云麾下三万人,曾琳麾下两万余人,关宁,韩华锋麾下重新入伍的一万余人,宿迁麾下的两万余人,关宏宇麾下的两万余人,卞文豪麾下的一万人。这猛然增加的十余万人,便几乎抵得上大明平常时节的常备军了,而且他们是大明承认的军队。

既然已经入了大明兵部的管辖范围,那么自然就要与大明原本的军队一视同仁。大家都在一齐并肩作战,拼死打活,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互相之间的军饷差距太大,只怕会严重地影响军心士气。

所以即便明知财政压力甚大,大明政事堂,兵部,也只能咬着牙,在正式接收这些部队之后,便将他们的待遇提高了与大明原本军队的同样的待遇水平之上。

这等于将大明的军饷开支差不多翻了一番。

战争期间,再难也得忍着,现在战争一结束,不管是政事堂还是兵部,立马便将整编提上了议事日程。所谓整编,也就是裁减军队了。因为维持着如此庞大的部队一天,便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银钱。

“对于这一次的整编,兵部应当已经有了相应的预案了吧?”秦风瞅着小猫问道。

小猫点了点头:“当然,到了战争的后期,权首辅,耿户部差不多每天都要问上臣一遍,盯得紧着啊。”

“说说看大致的方略。”秦风笑道,庞大的军费,的确会让政事堂以及户部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明,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