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经营

马前卒 枪手1号 3236 字 10个月前

一番寒暄之后,雷卫将杨闯请进了自己的公房,以他的机警,自然能看得出来这位杨大使今日前不是为了公事。大都是为了捞什么人的,不过现在的内卫衙门几乎每天都要逮人,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杨闯是想来捞谁。

如果不是皇帝关注的人物,那么卖他一个情面又何妨呢?

“杨淼?”雷卫沉吟了片刻。

“雷将军,杨某知道这位犯了忌,不过总也算是杨某的同族,不忍见他落得如此下场,雷将军肯行个方便的话,杨某感激不尽,必有回报。”杨闯压低了声音道。

雷卫微微一笑,他不是在拿架子拿捏这位杨大人,而是的确没有想起这位校尉是何许人也,一个小小的校尉,在他眼中,当真算不得什么。

“区区小事,还劳杨大使亲自跑一趟么,派个人送个口信也就够了。”雷卫笑吟吟地说着,提起笔来写了一个条子,递到杨闯的手中:“杨大使遣人去把这位杨校尉带出来就好了,以后谨慎些,莫要再落把柄,现在的皇帝陛下,最容不得的就是这些了。这一次雷某看在杨大使的面子之上,便担些风险,切勿再自误了。”

雷卫说得模模糊糊,一副胸有成算的模样。

杨闯很诧异于自己此行的顺利,雷卫,他其实是一点也不熟悉的。但看起来,却是一个极好打交道的人。高兴自己轻而易举地便完成了任务,对于自己现在在上京城的地位也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杨闯站了起来,拱手道:“雷将军,一家人不说二家话,杨某现在在上京城中,也有一点小小的话事权,雷将军但有所需,只管派人去言说一声。”

“好说,好说,肯定会有麻烦杨大使的时候。”雷卫笑道,这位杨大使现在在上京城的权力可不是他嘴里所说的那一点小小的话事权,权力大得很呐。

一个时辰之后,那位倒霉的杨校尉便出现在了杨闯的马车当中,看得出来在牢里没少吃苦头,血糊巴拉的。

对于自己被救出来,他是莫名其妙的,虽然说起来是后族,但他这旁枝远了一点,杨闯好歹还能混一个封疆大吏,这位,也不过是凭借着这个名头被招进了火凤军而已,混到这个岁数还只是一个校尉,不管是兵事上的能力还是交际的能力,也都不过是平平而已。

“多谢杨大人救命之恩。”杨淼拜倒在杨闯的面前,要知道,这救的可不仅仅是他,还有杨淼一大家子,现在上京城实行的可是连座制度,一人犯罪,全家遭殃。杨淼也就是地位不高,内卫还没有来得及弄到他名下来,要是他是个将军什么的,这个时候大概脑袋已经掉了,家人大概要么在苦力营,要么在教坊司了。

杨闯有些忐忐不安地跨进了内卫的衙门。当然,他并不是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被内卫衙门请来喝茶的,而是壮着胆子来捞人的。

这位胖胖的前津州郡守,现在正是鸿运当头的时候。津州宿迁叛逃,这位郡守不愿从敌,抛下家人逃亡回上京城,这在急需要一个爱国忠君榜样的朝廷看来,自然是需要大力褒奖的对象,于是不但没有被追究津州陷落的职责,反而去了相州担任安抚使。相州被明军打下来,十几万楚军烟消云散,连大将军孙承龙都战死沙场,这位倒好,不但安然逃了回来,临走之时,居然还打劫了明军一个医护营,抢回来了好几位大明医师,医护兵以及大粮的治疗时疫的药材,立时便又成了大楚朝廷的功臣。

因为这个时候,时疫已经不声不响的在上京城开始漫延了。

时疫在相州开始传播的时候,孙承龙在相州下令封境,卫泽龙下令在上京周围开始封境,不允许相州有人踏入上京范围内一步,命令是下得及时,可终究命令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仍然有不少的相州人通过各种途径悄悄地逃进了上京城,手段无外乎是人情,或者金钱开道而已。

当上京城发现瘟疫出现的时候,根本没敢声张,只能悄没声地整治,发现一个,便悄悄地处理一个。一旦时疫的消息在上京城传播开来,所有人都不敢想象会造成什么样的混乱,毕竟相州的惨状,现在在上京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个时候,杨闯带回来的明军医师,医护兵以及药材,对于上京城来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自明。

杨闯于是再度受到了嘉奖,这位连战连败的封疆大吏,一转眼又成了上京城安抚使,辅助首辅马向东处理朝政,当然,当下他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将时疫的威胁从上京城内铲除干净,毕竟他是从相州疫区回来的人,具有相关的经验。

可别小看杨闯领下的这个任务,在时疫这个恐怖的恶魔的威胁之下,杨闯的这个职务现在可以说是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他手里甚至装备了一支军队,专门用来对付那些染上了时疫,应当处理掉,却又不愿意为了大楚的存续而献上生命的家伙。

说白了,就是武力铲除那些已经没有救治必要的家伙。

这支队伍以杨闯从相州带回来的千把人为基础,护展到了三千人左右。

明人给予杨闯的任务便是在上京城内,迅速地掌握一部分力量,以便能够在明军需要的时候,发挥出他应该的作用。

现在明军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需要他们在攻打上京城的时候,杨闯能作为一枚重要的棋子,在上京城内起到内外呼应的作用,而想要起到这个作用,那就必须手里有兵啊。

如果说杨闯在津州的时候,还是忠君爱楚的,那么到了相州,他已经无限开始动摇了,而回到了上京城,他的心思就已经彻底倒向大明了。无他,现在只要是明白人,都已经知道,楚国上京的陷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