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还需要什么?不需要了,不不不,您肯定还有需要的东西,再想想,我们都可以给你运来。
当然,地方官员们在拿到这些让他能迅速在地方上站稳脚跟的东西之后,接下来就是回报这些商人的时候了。
城内最好的商铺您先挑着买。
你要某一样东西在本地的专卖权,没问题,可以。
想优先获得道路,水利的建设机会,当然可以,不过得自己先垫资哦,现在本官没钱。
这一套在大明占领西地之后,已经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套路,如今再一次在大楚上演,因为大楚的人丁更多,地方上也更富庶,别看现在兵慌马乱穷得连条裤子也没得穿,但只要缓上那么个一两年,这些地方可都是能富得流油得啊。
看看西地都能被大明弄得风生水起了,这些大楚的地方,以后只怕打个屁就会流油出来,商人们自会牢牢地抓住这样的机会。有时候做同一种生意的商人们自己先要斗争一番,不过一般情况之下,大家还是会达成合作意向。他们也学得乖了,自己斗得狠了,官府可就占大便宜了。
总之在这些地方,官府与商人之间是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最终嘛,自然要弄到双赢才好。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要地方之上迅速地恢复秩序,生机与活力,不然官府收不起来赋税,商人们赚不到钱。
总之在刑州绝大部分区域之内,无政府状态在迅速地结速之中,大军先梳理一遍,然后文官和商人们跟上,八仙过海,过显神通,努力将自己的地盘治理好,为前方的大军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
当然,麻烦总是会有的。愈是靠近楚国核心统治区的地方,对大明的敌意就愈加明显,到了刑州与相州的交界地带,事情就不像这么顺利了,在这里,朝廷对地方上的盘剥就不明显了,他们也需要团结本地的人来对付明军。所以这里的地方豪族不但能聚起更多的人手,还能从相州的孙承龙哪里获得大量的武器,当然,一个空头的爵位和官位现在闵若英是绝对不吝啬的。所以当江上燕的骑兵抵达这里后,就遇上了麻烦。
记住手机版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一个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个馒头,一般情况之下,这个人会感激了很长时间,甚至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如果更进一步,你帮他置产置业,让他从此以后生活无忧,你就足以被他视为再生父母,当成圣人一样供着了。这个世界之上,知恩图报的人毕竟是大多数,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终究只是一些比较特别的案例罢了。
现在双凤县的县令慕容远在这里的百姓眼里,不仅是青天大老爷,更是足以成为他们的再生父母了。因为这位年轻的县令不仅将他们从大兵的淫威之下解救了出来,替他们洗清了身上贼囚的冤曲,现在更是在帮着他们置产置业。
拿到所有人的名册之后,慕容远立即将这些人划成了一个个的小村子,当然要男女搭配,老少搭配,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巧妙地将原本聚居的人群给打散了分别安置到不同的村子里,这样一来,将来在治理之上,他就不会遇到抱团对抗的事情了。现在做这个事情是最好的时候,所有人还在军队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要是这个热呼劲儿一过,再想这么弄,就会遇到麻烦了。
原本的很多村子都已经被毁掉了,慕容远干脆组织大家在大路的两侧开始修建新的聚居村子,虽然只是一些土坯房盖着茅草,但现在一无所有的这些人有的住,便已经很感激了,要知道,即便是这样的屋子,也是这位年轻的县令弄来的钱。
而让这位县令声望达到顶峰的便是在建起了房子之后,开始给大家分田地。双凤县绝大多数土地原本都是属于钱家的,现在钱家因为对抗天兵给灭了族,这些土地自然就归属了官府,慕容县令现在手里阔绰得很,但凡是没有土地的人,都可以根据家里头的人员来分取土地。
一人十亩,点着名册分发土地。
慕容县令做起事来是大开大合,一手拿着名册,一手拎着炭笔,带着一个村子的人来到土地边上,对一户人家点验了人数,手一挥,手下便拉开绳尺开始丈量,丈量完毕,一块木牌牌便插了下去,这些被量出来的土地,便成了这户人家的了。县令大人当场便发地契,盖着官府鲜红大印的地契到手之后,所有人都还是懵的,这么简单就成了有地一族了?
慕容远的小手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一举在双凤县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他让那些逃跑了的双凤县人,又不顾一切地跑了回来。
土地的诱惑足以让那些逃亡的青壮们冒着巨大的危险重新回到故居来,因为你不回来,自然就没有给你分田地的道理。
眼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多,而且多出来的都是青壮的时候,慕容远自然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地方要发展,自然需要人口,而且青壮人口愈多愈好,干活儿什么的,年轻力壮的自然比年老体衰的要强出不少来。
说了要替陛下修路,那肯定是要修的。其实慕容远对这事儿并不怎么上心,在他心中,现在马上补种被耽误的春耕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不过当初为了让这些家伙相信自己的话,不得不将为陛下修路拿出来当借口,现在要是不做的话,只怕后果会大大的不妙。
于是他在一次召集村正们会议的时候,很不负责任的随口提了一句,本意是希望这些人能一起反对现在干这活儿而应当集中全力来补种青苗,这样他便有了合适的借口来将这件事理所当然的往后排了。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村正们的热情高得很,不但没有说出一句的反对的话,反而群情高昂的要为仁慈的大明陛下修一条最好的道路出来。谁让这段日子,慕容远一直把伟正光明正的皇帝陛下挂在嘴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