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超越时代的科技

位面黑科技 咬文嚼纸 2308 字 2024-04-20

这也是在陈诺的授意之下进行的,蓝星集团既然敢暴露机密,就说明蓝星集团有足够的技术自信,即便暴露一些秘密的内容,任何企业和国家都无法仿制。

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时间,代燕菲相当详细地为记者介绍了束管道路,让大部分文科出身的记者们相当直观的了解了束管道路到底是什么,会对华国未来的经济和人口迁徙产生怎样的影响。

央视的记者坐在最前方,她参加过许多场国家重大科技的发布会,如十多年前的第一组国产动车下线,几年前的国产飞机c919下线、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等等,都没有这一次震撼。

过去的那些科技产品,咱们还能够追根溯源,还是从一钉一卯攻克技术慢慢发展。无论是动车、航母、还是国产飞机,都感觉是这个时代的产品,激动和兴奋,但是并不震撼。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束管道路是全世界从来没有过的产品,他的技术标准和性能没有哪个国家有类似的产品可以作为参考。

央视记者还在震撼之中,她喃喃自语说道:“这就像是来自于未来的科技……”

的确是未来的科技,在代燕菲展示的视频当中,透明的束管列车在城市和郊外飞速穿行着充满了科技感和时代感。

燕京一小时到江城,沪市半小时到江城,蓉城半小时到江城……这才是时代的速度。

发布会还在继续,代燕菲很认真的为记者们解答各个问题。同事,一条条重磅的新闻早已经充斥各大新闻的版面。

央视新闻台在节目中还直接插播这条新闻。

“现在插播一条最新的科技消息,根据蓝星集团新闻发布会解释,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束管列车已经下线,该列车……”

本来是一条插播新闻,可是因为时间的特殊性,播放的时间足足长达五分钟,这是央视新闻频道少有的事。央视还打算请清华大学的交通动力学专家在晚上做客栏目,为观众更详细的解说束管列车的原理。

在互联网的版面,代燕菲主持新闻发布会的画面成为了各个版面的头版头条,束管道路四个字被红色大号标注,相当醒目。

凤凰网直接引用了代燕菲的话,说道:“束管道路将带领华国经济的新一次腾飞,华国各大城市的地产经济将由此转型,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华国的经济指标将会构筑平台后再次上扬。”

新浪在新闻副标直接说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我们以为蓝星集团下一步的动作是取消手机贴膜制造全世界最坚硬的手机屏幕,今天才知道原来是为了束管道路做前期准备工作,愚昧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整个舆论呈现对蓝星集团一边倒的赞美声,就像陈诺说的那样,解决舆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力说话而不是口水仗。

陈诺和科技部都已经做了,皮球提到了国家那里,只要国家对江城市提供的束管道路方案一批准,西方媒体和某些微博大v挑拨离间的言论就会不攻自破。

bbc和狮城《联合早报》作为境外媒体最先报道了这个消息。

bbc:消息确定,蓝星集团的束管列车已经下线,随时可以投入市场,时速1000公里每小时,这就是华国速度。

当西方人还在惊叹于华国的高铁和动车时,新的交通方式已经出现,华国科技成就将西方的那个远甩在了身后。

西门子、川崎重工、阿尔斯通等动车制造商,甚至空客和波音都在关注束管道路的技术。而各个国家的重点交通动力实验室也在关注束管道路的可行性。

西方的学者在思考一个和很严肃的问题,影响人类数百年出行方式的铁路轨道交通真的过时了吗?

由江城市上报的束管道路方案也送到了上面等待审批,陈诺和科技部再次上演了屡试不爽的先斩后奏。

国家的心情其实比普通网民差不多了多少,也没有从震撼之中恢复过来,还没有弄明白束管道路到底是啥呢,审批怎么签?

束管道路的出现一定会改变华国的许多决策和布局,如计划开工的铁路和地铁还建不建设?正在生产的动车是生产还是停止,未来十年的铁路编修是用还是不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