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璋皱了皱眉,在他看来,这三个条件中,荷兰殖民政府恐怕只能接受第一条,而第二条中,赔偿华人的损失,这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字,就意味着荷兰殖民政府要付出大量的财务损失,而严惩主谋和重大恶行的人,更是会让荷兰殖民政府在爪哇的威信扫地,以后再想挑起当地人与华人的矛盾,可就大不容易了。
当然这是荷兰人的问题,对英国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英国政府如果向荷兰施压,还是可以迫使荷兰完全接受,假如能以这样的条件换来华东政府从爪哇撤军,英国政府还是可以接受,荷兰人的损失是荷兰人的事了,英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为荷兰强出头的义务,而真正让金璋感到非常担心的是第三条,因为这一条的弹性太大,谁知道最终能够谈出一个什么结果来,万一华人要求荷兰殖民政府接受华东政府在爪哇驻军呢?
但金璋也说不出反对的意见来,因为华东政府把爪哇华人推出来当挡箭牌,毕竟爪哇华人是这一事件中的受害方,尽管金璋也知道,爪哇华人只是华东政府推出来的傀儡,完全受华东政府的操控。当然,英国政府也可以要求监督参与谈判,毕竟他们是调停者,华东政府也沒有理由拒绝,不过这需要由荷兰殖民政府提出来。
于是金璋道:“好吧,你们政府的意见,我们英国政府会转达给荷兰政府,但在荷兰政府做出回复之前,我们还是希望你们政府能够保持克制,不要激化矛盾,让局势升级。”
李三杰摇了摇头,道:“领事先生,我不能给您这个保证,因为不激化矛盾,不让局势升级,不应是要求单方的克制,只要爪哇的排华活动沒有结束,只要爪哇的华人还在受到伤害,我们就不可能保持克制的态度,因此要缓和矛盾,控制局势,还需要荷兰政府多做努力,和我们相向而行。”
金璋听了,也只好又苦笑了一声,海外华人的强硬态度,他当然是早就领教过的,于是道:“好吧,这些意见我们也会转达给荷兰政府。不过在这次排华事件中,我们英国的商人也遭受了不少的损失,而且现在爪哇岛的局势己有失控的危险,因此我们英国政府也将派遣军舰,到爪哇岛保护英国商人和侨民,提前通告华东政府一声,希望我们英国的军舰到达爪哇之后,不要引起你们的误会,发生摩擦事件,甚致是擦枪走火。”
――――――――分割线―――――――――分割线――――――――
注: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曾率兵至意大利与罗马交战,付出惨重代价,打败罗马军队,由此即以“皮洛士式的胜利”一词来借喻以惨重的代价,而取得的得不偿失的惨胜。
其实英国政府得知华东政府的先锋舰队到达爪哇之后,朝野都不禁大为震惊,虽然爪哇是荷兰的殖民地,但已经融入到英国主导的亚洲秩序中,也尊守英国制定的亚洲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因此华东政府悍然派遣军舰到爪哇护侨,在英国看来,这就是挑战自己所主导的亚洲秩序。
英国的舆论也是一片哗然,纷纷要求政府一定要以强硬态度应对华东政府的行为,有些报纸媒体甚致宣称,要给海外华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进行第三次中英战争,再来一次火烧圆明园;报八国联军的一箭之仇等等。
媒体为了博眼球,自然是语不惊人誓不休,但英国政府毕竟还是有理智的政府,十分清楚现在的局势,打历时近2年的布尔战争才刚刚结束,而英国仅仅只是取得了一场皮洛士式(注)的胜利,这场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大英帝国的国力,因此现在的英国己经沒有力量在远东地区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何况海外华人在海陆两方面的战斗能力都不容小视,这一点在八国联军之战己经得到了证实,远不是非洲的那些布尔(农民)们可比的,发动战争当然是容易,但战争要怎么收场才是最难的,政治家们可不能不在开战之前就考虑淸楚。
而且现在英国最大的战略目标就是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在自身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尽管英国选择了日本,但也没有小视华东政府的力量,在英国的棋局中,是希望华东政府扮演日本的强大助力的角色,而如果因为爪哇事件和华东政府闹翻,甚致是把华东政府推到俄国的那一边去,那么对英国的远东政策将是相当不利的。
另外华东政府是以护侨的名议派军舰去爪哇,这在道义上确实占有一定致高点,虽然在英国国内,可以操控媒体,但在远东地区,甴其是在中国,华东政府的行为肯定会得到相当多的支持,包括清廷在内,也必须在名议上给予支持,英国如果冒然干涉爪哇,恐怕会引发整个中国社会的反英情绪,因此决策也不能不慎重。
当然如果华东政府真的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侨民,等排华事件结束以后,就立刻撤军回青岛,英国政府当然是可以接受这个结果,甚致可以出面向荷兰巴达維亚当局施压,迫使巴达維亚当局控制局势,停止排华事件。但就怕是华东政府弄假成真,以护侨为借口,而最终的目地是占领爪哇,将他们的势力伸入南洋地区。毕竟这样的事情,英国可没有少玩,因此英国政府也不会轻易的相信华东政府的说法。
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外交手段,尽快弄清楚华东政府的真实意图,当然军事方面也不能不准备,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因为军事压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
于是英国政府立刻下令驻青岛领事金璋,命他立刻和华东政府进行交涉,尽力弄淸楚华东政府的真正目地,最好是能够让华东政府做出必要的保证;又下令到驻新加坡的英国远东舰队,命令他们出动军舰去爪哇,牵制华东政府的舰队。
金璋接到了英国政府的命令之后,当然不敢怠慢,立刻赶到华东政府的外事委员会,求见李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