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江姑姑家上开水果店, 兼卖一些年货,现在的人买年货,还是习惯性的往供销社跑,觉得那里便宜,质量好, 不坑人, 可随着改革开放后, 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商贩出现, 也有不少人来私人家买东西, 只要你不坑人, 自有老客户愿意来你家买。

此时江姑姑家门口挤满了人,全都是被江柏放的大喇叭声音吸引来的人, 有些人挤不进去,就先去江姑姑家的店铺里,看有没有适合的年货要买的。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本来看到江柏过来,要在他家拿插电板用,还有些不乐意,板着张晚娘脸孔,江姑姑就像没看到一样,满脸笑容的招呼自己小外甥:“哪里弄来这么多衣服?卖的这么便宜,有钱赚嘛?”

她给自己小外甥找插电板,给他拉线,见他还带了电熨斗,说:“你哪里会熨衣服哦?给我,我来吧。”

“不用不用,姑姑,你忙你的去,我会熨的!”

过年,水埠镇上的每个商家都十分忙碌,江姑姑也是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就没歇息过,此时还早,童金刚和江柏两人昨晚放假后,就商议,两人一起把衣服拖到水埠镇来卖。

童金刚脑子比江柏活跃一些,见这衣服赚的太少了,还自发的学会了涨价,一件衣服涨了十块钱。

可这个价格,还是比水埠镇上铺子里的衣服,要价便宜了一倍都不止,像羽绒服袄子之类,店铺里一件都喊到了一百五六十了,要是遇到不会砍价的,还个二三十块就买下,那商家一件简直要赚死了,遇到会砍价的,直接对半砍,七八十一件卖给你,他们一件依然能赚二三十,依然赚的盆满钵满。

此时遇到一个通通只卖三十九,四十九的,很多不会砍价的年轻人和男人们,全都为了过来,把江姑姑家铺子的门前围的水泄不通,连带着江姑姑家生意都好了不少,笑的江姑姑的婆婆合不拢嘴。

江姑姑自己实在走不开,就喊了儿女下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