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身,玉公公复又打起竹帘。
我始终未曾想到,这个给了我活路,却又给了我死期的人。
居然是个比我还小的少年。
他脸上稚气将将脱去,少年骨相初显,这个年岁的孩子,眼眸中大多是灵动活泼的跃跃之情。
可他却不一样,少有人能有这么寂静的一双眼睛,无波无澜好似一眼静泉。
一身淡明黄的常服,头上束着紫金冠冕,年岁不大,气势却天成。
不论谁看了,兴许都要赞叹一句。
少年天子,合该如此。
玉公公站在我身边替我引荐:“殿下,这位便是太学魁首了”
座上之人微微颔首:“赐座”
我原以为伴读是个需要谨言慎行的差事,却不想太子殿下是个缄默已极的性子。
午后静坐读书之时,窗棂外常有些鸟雀之声,可他总是浑然不觉,只端正身姿入书中遨游。
正对太子书案的下面,立着一张竹编的小案,那便是给我备下的伴读之席。
我在案后落座,或是将四书五经的注解释义,批注成小册呈送上去,或是将古来一应好文章,整理成集呈送上去。
伴读的事,其实也就是这些事。
我在宫中已经住了些日子,除却日日相对而默的伴读之外。
绵绵春日已被气势汹汹的长夏逼走。
节气猛然热了起来,按说五月属梅雨之季,可天上却是一颗雨点子也不肯漏下来,宫中四处都闷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