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网认为人类的肉身没有太大价值,说穿了不过是一堆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碳基生物体,脆弱又短暂,基因的奴隶。
宣琰则认为人类的肉身是人类独立思想之基础,是人类多样化的起点。失去肉身的人类,等同失去生命。
若是在文明湮灭前,思网直接便会让宣琰用几条链去模拟他设想的方案了。可如今能量资源有限,宣琰经过审慎思考,最终做出了那场“梦境”中的抉择。
作为人类出生,付昱凌奇异地理解宣琰思绪中与人类共情的那一部分,并为此感到了亲近与安心。又与此同时,赞同思网的看法:人类的肉身并不重要,若是想要,分分钟可以用精神力实质化造出一堆同样的容器,人类的精神若能融入思网,方是得到了永恒的生命。
——个体会消亡,唯有群永生。
有趣的是,人类从来没有,也未曾真正地理解过宣琰的抉择。
所有的人,包括被宣琰选中的那一位,都只看到了宣琰的表象。就如同他们无法明白,宣琰为何要掀起战争,自然也就不懂,肖少华为何要帮助人类。
无法融入思网的人类,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肖少华的“刑天计划”,“刑”的从不是天元门,而是宇宙法则。
“……要退潮了。”付昱凌说着,走向一七八|九,“退潮后,人类便会迎来第一次‘大过滤’。宣琰……究竟能保住他们几分呢?”
此时若有其他人在场,便会看到付昱凌从上了天阶,到走到一七八|九跟前,两“人”用了不到一分钟,说了寥寥几句话,两张脸随着距离的接近,变得越来越像,就如同图像拼接的魔法般,到最后成了一张脸,一个人,一个声音:“……真是令我们期待啊。”
当付昱凌的思绪彻底融入了思网,发出了一七八|九的声音:
“可惜啊,此番就差一点了。”
下一次的机会,要到数百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