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得做成什么德行,才能叫几个徒弟一点儿希望都没有。
同样,于观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崔嵬到底是怎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不为外物所动,不因一切悲喜,正如同大巫祝说玄素子那般。崔嵬终有一日会变作那样的人,渺渺烟云,芸芸众生,他将视为平等。
倒不如说,他现在就已是这样做了。
如此想来,于观真对厌琼玉不由得又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怜悯:我们这两个倒霉蛋,何苦到苗疆来受害,你要是老实待在缥缈峰,我老实留在丹阳城,指不定什么事儿都没有。
不过厌琼玉可以不来苗疆,他却是非来不可,毕竟要命。
于观真更是意兴阑珊。
外头方觉始趴着偷听了会儿,跑来跟崔嵬唠家常,山音犹如汹涌的波浪一般层层叠叠地涌来,吊脚楼外的天空还覆着不自在的灰蓝,天尚未明,朦胧的橘色光晕在云层上。
“他真奇怪。”方觉始拿捏不好该不该说于观真的想法有问题,不过托着自己的下巴道,“不过话说起来,多少还是有那么些动听的,说不定以后可以用到织梦术里头去。不愧是邪魔外道,把自私自利说得那样理直气壮,我听了都觉得好佩服,几乎就要信了。”
崔嵬静静地说道:“又有什么不对呢,当初莫离愁满门被灭,剑阁不愿收他,他便转投缥缈主人门下,终于得偿所愿,报复此仇。各大仙门震怒,指责他杀戮太过,然而对莫离愁而言,凶手一人便能消除百来口人命与他这几十年的痛苦不堪吗?”
“嗯?你当初不也一样不赞成吗?”
崔嵬只是点了点头:“我确实不赞成,只不过他们如何想的,我却是一清二楚。”
“奇奇怪怪。”
崔嵬轻笑了一声,又看向了远方苍蓝的天空,他知晓这世上的人对待爱恨情仇的种种反应。
一厢情愿的情爱,总是有人强取豪夺,有人谄媚逢迎,还有人一心一意地守护与牺牲,有些好,有些坏,正如大巫祝所言,为人喜与为人厌恶,皆不能抹消此情。
位卑者惶恐,貌丑者畏怯,掌权者患得患失,就连智者都会变得痴愚。
这些崔嵬都是很明白的,然而不知为何,他脑海之中浮现的却是昨日于观真神态的变化。
从爱至恨,一瞬之间,崔嵬到底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没有真正投入进去,体验过这样微妙的情意。
他不由更为好奇,因此当时便直白地询问道:“你为何而怒?”
于观真只是清冷又落寞地回答他:“我性情古怪。”
崔嵬一贯都知晓,如同他父亲爱着他母亲那般,是一厢情愿地苦守,人间情痴能动风与月,却唯独动不了他母亲那颗消散了爱恋的心。
他却是头一次知晓,原来被爱者也会叫对方轻而易举地勾动心弦。
第84章
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群居动物。
当过往的规则不再使用现在的生活时,要么选择毁灭,要么就选择改变。
于观真并不为感到这样的生活感到痛苦或是迟疑,他的确安于平凡熟悉的人生,不过正如在丹阳城那时一样,过度平凡重复的人生会令人厌倦,这种在危险边缘游走的惊险刺激也带来一定的乐趣。
只不过每个人的命运不同。
缥缈主人带给于观真的麻烦,无非是一群倒霉徒弟与一具伤痕累累的身体,可是大巫祝这个令人绝望的仇敌却是座巍然高山,对于乍逢巨变的厌琼玉来讲,死跟活恐怕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当于观真走出门来时,大夫正煮好一碗药,看起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就不打算放弃厌琼玉。
他不由得侧过身体,叫这位大夫入内去,听见屋子里传来说话的响动,方觉始有些恹恹道:“快起来把药喝了吧。”
厌琼玉饮了汤药,想到方才所言种种,思及自己在缥缈峰上虽不好过,但到底不似在罪窟那般受罪,陡然对人世留恋不舍起来,忽然道:“大夫,这药这样苦,我花了这么大工夫咽下去,是不是就不会死了。”
她语气之中尤带天真,仿佛不知事的小孩子般,还当世间的道理是辛苦多少就能换回多少。
方觉始听得心下发酸,只安慰她道:“你好好吃药,安心养病,自然就很快会好起来的,不要想什么死啊活的。别听你师尊乱七八糟说那些话,什么死了也可以,死了哪里就可以了,死了自然是不可以的,人若不活下去,怎么知道天地多辽阔,怎么知道人生多漫长,你这样的年纪,只怕还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