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县太爷李延被除去了官帽官服,拉下去打了板子然后囚禁了起来。
李延提拔的倪鸡鸣,也被知府大人给罢免了。
县衙开始进入知府大人的整顿之中。
“来人,请杨逸辰。”知府大人下令说。
村口的农田里,一排排西瓜藤边上,长满了一个个大西瓜,今年雨水比较好,西瓜长的比往年都大。
看着收成好,瓜农也变得大方起来。偶尔看见有孩童在地里偷吃,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河边,是一群稍微大点的孩子,还有几个成人,一个个拿着鱼竿,在河里钓鱼。河岸边上,满地的蚯蚓是现成最好的鱼饵。
可这鱼也是聪明的很,当看见鱼竿轻轻一抖便立即收杆,可鱼钩上的蚯蚓,已经不见了踪影。
但这反而更激起他们的兴致,反正,鱼饵多的是。
杨逸辰被请过来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要被知府大人重用了。因为事情太过于突然,并且倪鸡鸣也被罢免了,谢灵很是担心杨逸辰,便跟了过来。
知府大人一听说是谢灵,非常的客气,请谢灵上座,倒弄的谢灵非常的不好意思。
知府大人屏退了奴婢,关起门来对谢灵说:“杨康是我好兄弟,所以杨夫人您便也是我的好嫂子。理应上座。”
谢灵也听杨康提起过知府大人的好,便也不推辞,“我知道你们都是重义气的,若是我婉拒了你的好意,反而会让你心不安。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然后知府大人提到,想要让杨逸辰做县太爷的事。
“杨公子获得过会试第一的好成绩,完全符合条件。我在来清河县之前,就已经上书给皇上,希望同意这件事,相信圣旨很快就会下来了。毕竟,在清河县,我也有一定的发言权的。”知府大人说。
谢灵和杨逸辰对视一眼,谢灵很是高兴,”如此甚好。我并不希望他做多大的官,只要可以养活他自己就可以了。若是做太高的官,我还不放心。“
可是杨逸辰却没有一点的笑容。
因为他本来还是想去考殿试的,他很想做状元。
如果做了县太爷,单单是管理县令的事就已经很多了,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去应对殿试呢?
可是见到谢灵一脸高兴,杨逸辰不想打搅母亲的兴致。
知府大人见杨逸辰不说话,以为他也答应了,非常高兴。就留他们在县衙吃饭,吃完了就先各自回去了。
月末,应季的道地药材纷纷从全国各地进贡上来,马车一辆辆的来回穿梭在太医内院与外院之间。显得格外热闹。
新鲜的药材实在不容易保存,进入太医院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要把药材进行专业的炮制。
这风风火火的场景,让人看着就出一身的汗。
明媚阳光的早晨,太医院内,松柏之气怡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