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躺在床上抽烟斗,外面的声音他都听到了。
余氏进来哭诉,说是马桐云跪下还要打她,她不小心一推把她推晕过去了,马大正只是皱起了眉毛,不耐烦地说:“找个郎中给她看看吧。过些日子就要出嫁了,也要有个好身子才行。你是当家的,这事你做主吧。”
余氏见马大正没责怪她,高兴极了,正要去办,马大正坐了起来,厉了色说:“横竖她都是要出嫁的了,你不要苛待她。若不然,拿不到好的聘金,我唯你是问。”
可是马桐云没有朋友,连亲娘也死了,紫薇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杨二丫。
“对,找二丫帮忙。”紫薇给马桐云盖好被褥,连夜步行,前往大坟脚村找二丫去了。
逸辰回来了,在书院上了一个月的学,他变得没以前调皮了,不会看到美丫就想揪她的小辫子。
可是见到杨端午还是缠个不停,把新学的字的抄写本都摊开来,让杨端午来看。
第二卷 金陵城 第216 我愿意为你
倪重阳也上前行礼:“谢姑娘好。”
谢花宝的目光定在他身上,虽只是过去一个照面,但谢花宝却他印象很深。
当时,他对他的未婚妻,温柔细语,甜蜜搭肩,举止儒雅而含蓄,为人老实而诚恳,都印在她脑海里。
“你是 倪公子。”谢花宝拿起黑纱,露出她的脸,倪重阳没有看她,点点头:“正是在下。”
“刚才听闻你说什么逐淤汤,八珍汤,可否解释一下?”谢花宝问。
倪重阳说:“此妇人嘴唇紫暗,为血瘀之象,病位在少腹。故用少腹逐瘀汤,以求祛其瘀血,活血生新。然,此妇人久病体虚,单用祛瘀药,恐再伤其身,故酌加八珍汤,以滋补肝肾,以求祛瘀不伤正,使活血有源,标本兼治。”
“说的好。”谢花宝眼睛发亮。两个奴婢过来,扶着谢花宝坐下,倪重阳还是站着。
谢花宝对奴婢说:“给倪公子端一张凳子。”
倪重阳说:“不敢。”便自去取来凳子坐下。
谢花宝说:“今日恰逢母亲微感不适,特让我来贵斋取药,却是好运气,遇上了倪公子,却是学到不少。”
倪重阳略一点头:“谢姑娘过奖了。”
“我自小对药草也颇为喜欢,无奈身为女儿身,倒是学习不便。如今听倪公子娓娓道来,倒是想起《医策》里有一贴方子,和刚才的两汤极为相似。”
倪重阳问:“想不到谢姑娘对《医策》也有研究。难得。”
“只因自小便依赖药草,久病成医便是这个理。”谢花宝说着,莞尔一笑,可是倪重阳目光已经转移,并为看到。
“谢姑娘道久病成医,莫非姑娘有什么顽疾不成?”倪重阳问,“若是冒昧了,姑娘不说便是。”
谢花宝拿手绢儿掩了口鼻,咳嗽了几声,说:“是有,一直治不好,给大相国寺的方丈也看过,倒是说没什么打紧的,只要不严重起来便好。”
“哦,有这等病?”倪重阳不由的生了兴趣来。